散光的带状光检影验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散光的带状光检影验光
选自:《眼屈光专辑》 作者:王永令 推荐程度:★★★☆☆ 阅读次数:10 发布时间:2007-12-3 10:10:00
? (一)散光检影原则:
??? 1.利用顺动光带来确定轴位,因为顺动光带有明显的边界。而逆动光带无明显的边界。
??? 2? 中和互成直角二经线光带时一般可采用球镜片。不采采用圆柱镜片。因为圆柱镜片若错置轴位可人为地改变散光的轴位及度数,引起差错。
??? (二)操作步骤:
??? 1.初步找出二主经线:
? 大拇指将套管置于最高位进行平面镜检影。? 食指徐徐旋转灯座管.先比较90°及180°经线上瞳孔内光带特徵,然后比较45°及135°上光带持徵,一般能发现有差别,并能初步找出二主经线的地位。当皮肤上光带位子主量线对,瞳孔内光带显得与皮肤光带平行而较狭。
??? 2.以球镜片中和一主经线上的顺动或逆动光带,而使另一主经线上出现顺动光带;
??? 凡属复式远视散光,见二主经线上顺动光带有区别。? 应先中和度数较低的顺动光带,即较亮、快、宽的顺动光带,而另一主经线上仍出现顺动光带。? 凡属复式近视散光,见二主经线上逆动光带有差别,应以凹球镜片先中和度数较高的逆动光带,? 即较暗、慢、狭的逆动光带,而使另~主经线上度数较低的逆动光带由于过度中和而转变为顺动光带。凡属混合散光,应分别以凸球镜片中和一主经线上的顺动光带,以凹球镜中和另一主经线上的逆动光带。
??? 将上述各类散光镜架上的球镜度数减+1.00S即受检眼应戴眼镜中球镜的度数。
?? ?3.利用顺动光带精确地测定散光的轴位:
??? 这是带状光检影的主要特点。各种类型的散光均可利用顺动光带进行轴位测定。操作方法有下列三种:
??? (1)常规法:? 使用于散光度数在+0.75C~+1.OOC(圆柱镜)者。
设受检眼属复式远视散光,水平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为了精确测定散光的轴位.将套管置于最高位.光带置于垂直位90°经线上,食指稍稍旋动灯座管,由小孔观察瞳孔内顺动光带(图三)。发现在90°处显得最狭而亮,? 与皮肤上光带并行。置在85°或95°时立刻出现三种现象即(1)与皮肤上光带不并行,(2)变宽(3)边界变模糊,从而确定轴位在90°而非85°或95°。
? ?(2)增效法(Enhancement):适用于散光度数在+1.00以上者。
??? 设受检跟水平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光带,其特徵为暗、慢、边界模糊,说明属高度散光大拇指宜将套管慢慢下移,使瞳孔内垂直光带变狭、变亮。下移程度以瞳孔内光带显得最狭、最亮为准。此时大拇指固定套管不使上下移动,食指稍稍旋转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及95°,进行散光轴位测定,此法称“增效法”。
??? (3)前倾后退法(Approachingand receding):适用于散光度数0.75 C者。
??? 设受检眼水平向经线上光带已被中和,垂直经线上呈顺动动光带,特徵为宽、亮、快,几乎充满瞳孔领域,边界不够清楚,不利于测定散光轴位,若将推板下移,并不能使光带变狭。此时检影者身体逐渐前倾,缩短与受检眼间距离,能使各经线上光带变狭,容易显示出散光轴位的边界。食指稍稍旋转灯座管,使光带偏向85°及95°进行散光轴位测定。然后检影者身体逐渐后退,见各经线上的顺动光带逐渐变宽,水平向光带首先充满瞳孔领域达中和点。再次说明有轻度远视散光,轴位在垂直位。这样利用检影者前倾后退米鉴定轻度散光的存在及其轴位的方法称“前倾后退法”。
? ??4.以凸球镜片来测定散光度数:
??? 套管置于最高位。皮肤上光带置于散光轴位的经线上,以凸球镜片放在镜架上单独中和此经线上的顺动光带,将镜架上所得的度数减去镜架上一主经线的度数即柱镜的度数。
??? 兹举例说明各步骤:
?? ?例1? 复式远视散光:设检眼应戴眼镜? 为+1.00S⌒+1.00C×85°。操作时套管居最高位,检影见各经线上顺动光带有区别,垂直光带较暗、慢、狭,水平光带较亮、快、宽,估计主经线在垂直及水平位。待+2.00 S置于镜架后,见水平经线上顺动光带已中和.垂直经线上仍有顺动光带。于是食指置光带于垂直位,稍向二侧旋转,发现光带置于85°时瞳孔内光带显得最狭、? 最亮.与皮肤上光带完全并行。光带置于80°及90°时,见瞳孔内光带变宽。边界模糊且与皮肤上光带不行。于是光带置85°上,增加凸球镜度数单独中和85°上的顺动光带。得+3.00S。散光度数应为+3.00S减+2.00S=+1.00S。受检眼应戴+1.00S⌒+1.00C×85°。
例2复式远视高度散光; ?设受检眼应戴眼镜为+1.00⌒+2.50C×93°。操作时套管居最高位。检影时见各经线上顺动光带有区别,垂直光带显得较暗、慢、边界不清,水平光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