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科生导师制现状调研与实践探索.doc

发布:2018-07-01约4.4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本科生导师制现状调研与实践探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王海攀 郑念宇 褚文宁前言 文章通过,参考文献,问卷调研以及访谈导师的方法,对学院大三学生进行了较全面的现状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客观系统的分析,不仅让学生对导师制有了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进一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意见及建议。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实践 探索0 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的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大学生就业率,社会认可度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代表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重视高等教育,激发大学生潜力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科教兴国”之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探寻高等教育潜在的缺陷,而“导师制”又是导师制引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专业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试图从导师制入手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显得很有必要。 1 本科生导师制的来源及其背景 英国从14世纪开始在高校中推行导师制,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最为典型,对学生提供品德、学习和生活等全方位有针对性地指导,培养了众多各界精英,本科生导师称为Tutor,研究生导师称为supervisor。在我国,导师制长期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则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但进入21世纪,以北大等为代表的高校开始尝试实行本科,随后逐渐在全国各高校展开。[1]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改革要求,但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不太成熟。2 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以及要 本科生导师是解决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创新思维和如何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等的指引者,并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导师的职责是对本科生进行思想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切实的人生职业规划并指导学生专业课学习,传授求职技巧,给学生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建议,指导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等。因此,要求导师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雄厚的专业知识积淀,较高学术理论水平以及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3 本科生现状调研及其结果分析为深入了解导师制的实施情况,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我们对学院大三学生进行了导师制现状问卷调研,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达到85.7%,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的层层递进关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差异,以使调研客观准确。3.1 关于目前导师是否为第一志愿  关于目前导师是否为第一志愿,82.5%的调查者选择是第一志愿,其他选择否, 在这方面,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导师。而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只有对导师有好的印象,学生才能按照导师的要求学习,才能积极配合导师并努力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3.2 关于导师现在所研究的课题你是否感兴趣23%选择很感兴趣,53%的人选择感兴趣,其余均为无所谓感不感兴趣,没人选择不感兴趣,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持着感兴趣的态度。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调查者对导师现在所研究的课题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便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从中也可看出学生在选择导师时的深思熟虑。3 .3 关于你目前有没有开始做实验23%的人选择有,经常去,53%的人选择有,偶尔去,24%的人选择还没,但准备去,无人选择没有,不准备去,因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实验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也是乐意去的。实验是培养一个人手脑并用能力的最佳方法。对于我们工科类学生,这种能力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事业能达到的高度,即使以后并不从事科研工作,培养这种能力对于我们以后也大有裨益,毕竟现在用人单位更看重做事能力。所以已经参加并且即将参加的同学做出了对自己负责的决定。3.4 关于你有没有参加2011年课外科技立项6.7%的人选择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