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I 卷
一、本卷共35 小题,每题4 分,共计140 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
民生的政策取向。据此回答24 ~27 题。
24 .构建和谐社会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是( )
A .帮助困难群众就业
B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D .调整产业结构
24 .C 要把握题干中的“主要途径”关键词,而四个选项中只有C 符合题意。
25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 )
①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保持社会稳定 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5 .B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意义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无关。
26 .高房价、高学费和高医药费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由于远期支出的不确
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社会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状况
( )
A .将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 B .反映了居民消费心理的日趋成熟
C .将增加银行储蓄,促进现代化建设 D .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生产发展
26.D 高学费和高医药费不利于社会公平,但和拉大贫富差距无关,A 不选;B 与题意无
关;过多的存款储蓄不利于现代化建设,C 不选。故选D。
27.2006 年,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中,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
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房地产价格等重大问题都得到
了高度关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27.B 把握题意中的“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突出位置”即可得出“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结论。
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给了后人无穷的动力。据此回答28 ~31题。
2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的这段话最能
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要与时俱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要和实践相结合
28.D
29.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
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面对生活中遇到挫折, 我们需要:
①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迎接挑战 ②有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③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 ④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B ③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是错误的,应该是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故③不选。
30.“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
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说。从哲学上看,这段话表明:
①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 ④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0.A ③④与题干无关。故选A。
31.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先贤的名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语言简洁,思想深刻,往往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