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射频宽带放大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射频宽带放大器(D题)
摘要
本设计以增益调整、带宽预置、单片机反馈调节为核心,制作一个射频宽带放大器,要求具有0.3~100MHz通频带,增益0~60dB范围内可调,并且实现输入输出阻抗、最大输出正弦波有效值、指定频带内平坦度等功能指标要求。由于系统输入信号小,频率高,带宽要求大,可控增益范围宽,并且需要满足平坦度、输出噪声电压等指标。为此,采用高增益带宽运放组成频带预置、AD8367的压控增益放大系统完成增益调整、单片机实现反馈调节。除此之外,通过增加缓冲级、外加硬件保护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高频信号的噪声和自激振荡。经测试,系统对的输入信号实现了增益0~60dB范围内可调,带宽0.3~100MHz,并在1~80MHz频带内增益起伏,且全程波形无明显失真。完成了题目所要求的所有基本要求以及绝大部分发挥部分的性能指标。
关键字:带宽预置 AD8367压控增益 单片机
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1.1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分析该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的指标,为达到题目所设定带宽与增益可调,并且能够满足在输入和输出阻抗=50的情况下,最大输出正弦波电压有效值达到要求的目的,我们将整个系统分为前置缓冲级、带宽预置、增益调整、输出缓冲级、峰值检波等部分组成,主控器采用STC12系列单片机。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1.2前置缓冲级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前置缓冲电路使用电压跟随器实现,如图2所示。考虑到本系统的通频带为0.3~100MHz,且输入阻抗限定为50(,由正相输入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为Rj趋于无穷大,所以图2电路的输入阻抗为。则可令实际电路取Rk=50(以达到输入阻抗要求。除此之外,此前置放大电路还具有缓冲、隔离
图3 带宽预置流程图
分析两种方案可知方案一继电器连线多且复杂,体积大,触点数量有限,且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影响测试总体效果。方案二使用单片机和模拟开关控制带宽预置简单稳定,易于调整,所以选择方案二。
1.4增益调整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场效应管控制增益。利用单片机控制场效应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利用其电压与电阻的线性关系来实现增益的控制。
方案二:为了易于实现增益范围0~60dB的调节,可以采用高速乘法器型D/A
实现,比如AD7420。利用D/A 转换器的VRef 作信号的输入端,D/A 的输出端
做输出。用D/A 转换器的数字量输入端控制传输衰减实现增益控制。
方案三: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67级联。题目要求0~60dB可调增益,而 AD8367的可调范围-2.5dB ~ +42.5dB,具有500M的增益带宽积。可采用两片AD8367级联作为增益放大级并且通过单片机反馈的峰值检测结果对已进行小倍数放大的信号进行再次放大或衰减以实现Av在00dB范围内可调。kHz,而且当信号频率较高时,系统容易发生自激,因此未选此方案。方案三采用了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67,具有以dB为单位的线性增益的特点,并且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可以满足题目要求0~60dB可调,方案方便、稳定,可操作性强,所以采用方案三。
1.5峰值检波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集成真有效值变换芯片,直接输出被测信号的真有效值,例如AD637,
方案二:考虑到本题要求测量的是标准正弦波,可采用峰值检波电路,检出峰值经A/D转换后由单片机转换为有效值由于一般的有效值检波的芯片难以达到10MHz的宽带,。电路采用方案。的下限频率fL≤0.3MHz上限频率fH≥0MHz,为此我们选择用两片低噪声、高速放大器AD8021分别构成的高低通环节级联构成通频带为0.3MHz~20MHz的带通滤波器。其中AD8021具有高速、,0MHz的带宽要求。同理,为满足发挥部分下限频率fL≤0.3MHz上限频率fH≥0MHz的带宽要求,采用AD8021和OPA846分别作为高低通环节级联成带通滤波器。其中OPA846是一款低噪声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1dB,因此本设计的频带预置部分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频带内的频率响应曲线实现最大限度平坦,没有起伏。虽然在阻频带内会缓慢下降为零,通过增加滤波器阶数加快阻带内的衰减,并且将输出波形峰值检波的结果模拟量送至STC12系列单片机自带的A/D,再利用外部D/A转换实现单片机对频带内增益起伏的递增、递减控制以实现增益起伏≤1dB。
2.3射频放大器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由于放大器的输入频率过高,将在小信号放大过程产生高频杂波,由于多级放大器级联,容易产生高频自激振荡,且随着频率的升高,增益将被衰减。为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善该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
(1)放大器板上所有运放电源线及数字信号线均加磁珠和电容滤波。磁珠
可滤除电流上的高频毛刺,电容滤除较低频率的干扰,它们配合在一起可较好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