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16卷第3期 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6, . 3
V o l N o
1997年9月 . 1997
JOU RN A L O F YAN AN U N IV ER S IT Y Sep t
再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阎 锡 海
(延安大学生物系, 陕西延安, 7 16000)
摘 要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理论, 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
的基础。本文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学术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并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 就该学说生物进化证据、自然选择对象和选择的作用以及学说的研究范围进
行了再探讨, 提出了具有说服性的观点。
关键词 生物进化; 自然选择; 渐变进化; 基因频率
0 引言
查理土达尔文〈 〉是近代科学史上可与牛顿媲美的科学家。他在科学生涯
Ch ar le s D arw in
上的突出贡献在于1859年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 〉。该书通过大量的
T h e O r ig in o f Sp ecie s
科学事实, 对地球上生物进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阐述, 使 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
积极探求而又长期未能解决的生物进化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成为举世公认的生物进化论
奠基者。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 在生物科学、生物进化论高度发展的今天来看, 达尔文以自然
[3 ]
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的生物进化论仍存在美中不足之处。笔者 从自然选择概念、类型、过程、
作用、原因诸方面对达尔文自然选择说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再作以下探讨,
愿与广大读者商榷。
1 达尔文进化论的缺陷
1. 1 达尔文的进化论属渐变进化论。他认为, 地球上的生物在 自然选择作用下, 从低级到
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渐变进化。其重要证据之一就是“中间生物类型”的存在。根据现代生物科
学研究成就, 被达尔文视作证明渐变论最有力证据之一的总鳍鱼、始祖鸟作为“中间类型”尚为
欠妥。
在过去, 包括达尔文在内许多生物学家认为, 总鳍鱼是从水生鱼类进化到陆生四足动物的
中间类型。但近年来, 我国著名鱼类学家张尔曼证实, 在我国云南早泥盆纪出土的类似总鳍鱼
的一种杨氏鱼(y ang olop is) 无内鼻孔, 亦不具泪鼻管, 经检验前人描述过的标本, 如真掌鳍鱼
(Ew s th onop teron ) 、孔鳞鱼(p orotep is) 、雕鳞鱼(G lyp tolep is) 等都与杨氏鱼有相类似情况。因此
他断言, 四足动物是总鳍鱼的后裔看法是错误的。
始祖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 被学者们视为, 爬行类与鸟类之间“亦此亦彼”的中间类
收稿 日期: 1997- 03- 18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 阎锡海: 再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 81 —
型, 视始祖鸟为鸟类祖先, 故而得之名, 但现在有愈来愈多的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认为, 尽管
始祖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