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页优秀甲级资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
1.1.2 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申报单位负责人:某
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执行单位:
项目执行单位法人代表:
1.1.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法人代表:
1.1.5 项目建设地点
辋川镇:梧山、许厝、庄上等3个行政村;
螺城镇:王孙行政村;
净峰镇:莲峰、杜厝2个行政村。
1.1.6 项目总体目标
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点,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根据项目区实际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广泛吸纳和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推进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积极培育发展具区域比较优势的蔬菜和水产两个主导产业,在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和明显提高的目标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构建由生物、信息、材料、管理、营销、培训等要素综合集成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体系,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高效化。把项目区建成“布局合理化、种养科学化、作业机械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安全化、管理民主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环境良性化”的大型农业现代化项目区,成为推动本县、市、省乃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并成为闽台农业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参与国际现代农业竞争的前沿阵地。
1.1.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
主要是:
①蔬菜、水产优质高效良种的引进、驯化、选择、繁殖、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
②无公害高效蔬菜、水产产品种养技术示范;
③设施农业高效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技术示范;
④有机复合肥料应用技术示范;
⑤蔬菜节水灌溉和养殖场水质调控净化技术示范;
⑥蔬菜、水产品绿色加工、包装、贮运新工艺示范;
⑦蔬菜、水产品质量及安全标准速测技术示范;
(2)产业基地设施与农业机械化装备
主要是:
①现代化种植(养殖)场整体规划及建设示范;
②无公害种(养)基地本底调查、水土有害物质降解技术示范;
③沿海地区种(养)区防风、洪、旱、污体系的建设;
④节水灌溉及水质调控设施、设备配套与合格装配示范;
⑤多种经营地区现代化农(渔)机具装备选型及其应用示范;
⑥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与管护规范示范;
⑦农业信息网络及农业推广培训中心建设、应用和管护示范;
(3)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
内容有:
①无公害生产基地安全生产力的保护和提高;
②种养业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技术;
③项目区生活用水洁净化设施与技术;
④项目区休闲观光与体验教育农园的建设;
(4)农业经营组织与管理体系建设
内容是:
①公司+农户经济联合体的构建和运作模式;
②多形式土地流转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效果示范;
③外向型龙头企业对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作用范例;
④现代化农业培训和农业推广服务对提高农民素质效果示范;
⑤项目区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示范;
⑥示范项目运行管理、目标管理及资料档案管理现代化示范;
1.1.9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43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00万元,省、市、县财政资金2100万元,企业及群众自筹资金1350。
1.1.10 项目主要经济评价指标:
项目区建成后,到第四年实现相对稳定的生产,达产期年均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①项目总投资4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459万元,无形资产投资441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②达产期年销售收入11590万元;③总成本6904万元;④营业利润3526.01万元;⑤销售利润3537.6万元;⑥新增农业产值11590万元;⑦销售税金及附加1159万元,所得税1163.58万元;⑧新增农民纯收入3607.5万元;⑨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达53%(所得税后);⑩财务净现值10%;⑾项目投资回收期3.93年(税后)。
1.1.11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将①提供本县及辐射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样板,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行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②为社会提供优质无公害农(水)产品,其中:无公害优质蔬菜3.5万吨;水产品250吨,丰富菜篮子,满足人民生活需要;③引导并吸纳农民进入高效的二、三产业,年可提供劳务收入近6000万元;④促进项目区农村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大辐度提高农民绿色证书获得率;⑤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带动农户达80%以上。
在生态效益方面:①项目区通过科学规划和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