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doc

发布:2016-12-29约3.9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 制 : 审 核: 批 准: ×××项目部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煤矿所属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种职业病危害危险因素引发或可能引发各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3.加强盲巷管理。盲巷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需要进入时,必须首先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进行作业的,必须先通风、后作业。 4.加强瓦斯排放和巷道贯通管理。杜绝盲巷,停风超过24小时的盲巷必须立即封闭。 5.坚持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配备齐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6.采掘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设置甲烷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并定期标校。 7.杜绝失爆,提高供电质量,消灭无计划停电停风。 8.加强自救器的管理工作,按规定及时检验更换,保证完好和正常使用。 9.熟悉避火灾路线,掌握救灾的基本知识。 (三)高温中暑的预防应对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及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加强矿井通风及降温措施,保证采掘工作面的气温不超过26℃,机电硐室气温不超过30℃。采掘工作面的气温超过30℃,机电硐室气温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2.加强防暑降温的组织领导,合理安排高温环境工作工人的劳动休息制度。确保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规定。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组织好作业工人的医疗互救工作,及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对高温作业人员,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者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四)噪音预防应对措施 1.保持设备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消音降噪的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2.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 3.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音设备。 4.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老化带来的噪声。 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确保职业危害突发事故遇险人员的生命、国家财产少受损失,尽量将事故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的顺利开展,特组建如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一)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 员: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安检人员、通风队、后勤人员、机电队、运输队、各掘进队长、班组长和工程技术人员。 (二)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 组长 负责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事故或突发事件超出项目部处置能力时,应向矿方、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 2.副组长 协助组长组织或根据组长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向组长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小组成员职责 3.根据组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救灾工作。 4.值班调度员负责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调度室。及时传达命令,通知并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及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情况;统计并掌握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各区域的人数。 5.安检人员参与现场救援工作,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6.通风队按照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全面落实事故抢救过程中和事故处理后的通风系统调整与恢复工作,保证全矿通风系统稳定;监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及时有效检测井下空气成分;参与粉尘事故和气体中毒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 运输队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至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救灾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运输需要。 8.掘进队长、班(组)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有组织地撤离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并如实详细地向调度室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并随时接受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事故处理任务。 9.后勤人员负责组织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 10.救援小组参与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并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三)粉尘所致矽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作业现场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制10倍以上,立即停止作业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根据附表《发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