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特色方向,实现跨越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坚持特色方向 实现跨越发展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人、人代会精神、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今年高台县将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着力打造黑河水乡城市、红色高台两张名片,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走好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标准化四条路子,注重加快发展与提升质量、资源开发与科技创新、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自我发展与对外开放、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五个结合,实现生态文明县、现代农业县、循环经济县、旅游特色县、新型能源县、社会和谐县“六县”目标,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招商促增长。按照“全面抓项目,抓全面项目”的思路,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高、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项目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部门帮扶重点项目制度,严格执行《高台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高台县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做好10万头优质肉牛屠宰加工、15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120万吨精洗煤等项目建设,跟踪落实好太阳能、风能开发、肉羊屠宰加工、优质牧草种植及奶牛养殖等项目,确保年内引资5亿元以上。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广角度、全方位搜捕项目信息,准确掌握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找准国家政策与县情的对接点,围绕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民生保障和城镇化建设谋划项目,力争新上1个投资上亿元和3个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18个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一般工业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好项目促进快发展。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抓亮点建精品。按照“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标准化”的路子,继续实施“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战略,完成造林3000亩,封滩育林10000亩,着力构筑以通道(河、渠、路)绿化为主线、乡村绿化点缀其间、农田林网辐射周边、荒漠造林集中连片、防风固沙纵深拓展的城乡生态防护体系,进一步提高生态保障能力。以国家级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为机遇,加快黑河湿地公园建设,完成黑河河道防洪及生态治理项目建设任务,扩大水域面积2000亩,建设橡胶坝3座,形成长7.5公里,蓄水面积200万平方米的蓄水湖区,配套亮化美化设施,增强景区景观效果,力争通过3-4年的努力,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集湿地展示、宣传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示范区、城市形象展示区、民俗文化汇集区和人与自然和谐区。按照“东扩、西连、南通、北跨、中改造”的思路,加快“黑河水乡城市”建设步伐,力争新改建道路19条40公里,并配套架设路灯及排水设施;着力组织实施好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停车场、公厕等城市公益事业建设,改造建设供水主管网10公里,新建热源厂2座。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商品住宅20幢720套6万平方米,努力走出一条湿地恢复带动城市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湿地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城市发展道路,努力形成“一核四区”的生态城市发展格局
以经济通道为依托,抓调整促转型。立足“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以新型工业和旅游产业为重点,下好结构调整棋,走好通道经济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拓展和延伸矿产化工、轻工纺织、生物制品、建筑建材、新型能源五大工业体系,加快做好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等项目前期论证评审工作和以秸秆气化、煤气化、生物质炉、太阳能为主的城乡新能源工程建设,使二产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0%以上,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以建设旅游特色县为目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精品景点建设力度,大湖湾崇文楼、湖心岛高档休闲会所、游客接待中心、四星级宾馆、垂钓园四合院、葡萄庄园观光酒窖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完成红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水如意园、水之印广场年度建设任务和河桥景观区通往大湖湾景区5公里道路建设及沿路休闲四合院建设,开工建设大湖湾影视旅游发展基地和“红军林”, 全力打造“红色高台、北凉古都、沙漠绿洲、戈壁水乡”旅游品牌,努力形成以红西路军纪念馆为龙头的“一轴两线”旅游格局。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城乡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建设,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银行保险、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以现代农业为重点,抓特色促增收。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村繁荣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按照“节水、高效、绿色”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域特色,新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1500座,累计达到22962座。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全县番茄、蔬菜、制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