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盖板涵预制盖板施工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 术 交 底 书
主送单位 主送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工程部位 日 期 交底内容:
预制盖板施工技术交底
一、盖板规格、数量
二、预制盖板
预制盖板时,首先将场地硬化,搭设预制平台(底模)。底模表面必须平整光滑,阳角方正。
三、钢筋加工
钢筋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钢筋存放应按规格统一堆放,且标识清楚。钢筋存放支架高度不小于30cm,并加以覆盖。钢筋外观要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无油污、无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加工前要进行除绣,钢筋安装前先在底模刷好隔离剂,盖板横筋和纵筋的直径和间距根据图号:叁桥(2006)5202-B中设计要求布置,钢筋数量、间距必须正确,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焊接前钢筋搭接头要弯折一定角度,保证焊接钢筋在同一轴线上,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焊缝要平顺,不得有裂纹,没有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钢筋骨架必须绑扎牢靠,绑扎有适量的保护垫块,保护层垫块用C35混凝土制成。盖板在预制时为了方便吊运安装,要预埋吊环采用φ12的螺纹钢制作,吊环同底层钢筋绑扎在一起,其形式如附图示。
四、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螺拴对拉固定,模板安装前必须清除板面绣污等,并刷好隔离剂。侧模安装必须保证与底模垂直,并支撑牢固,防止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出现胀模。
五、混凝土
1、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
a.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粗细料及砼施工配合比,由试验人员,和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b.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不合格的混凝土坚决不能使用,应拉回搅拌站处理。如从高处向模内倾倒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倾倒高度不宜超过1.5m。
2、混凝土的浇注
a.浇注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木模板应用水湿润但不应留存积水;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b.浇注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吊环等加以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记录。
c.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现场技术人员随即取样,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
d.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及时、适度,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捣棒插点不宜大于振捣半径的1.5倍。表面振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每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 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e.混凝土浇注应一次连续完成。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其允许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允许间歇时间超过时,应按浇注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根据设计要求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筋,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同时增设凹形槽,以增强整体性,在二次浇注前施工缝需凿毛。
3.混凝土的养护
a.混凝土浇注后,12h内即应覆盖土工布并根据环境温度定时洒水,洒水应以土工布湿润并有水溢出为宜。
b.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度状态为度。
六、盖板的运输
预制盖板采用专用拖车进行运输。盖板采用单层运输方式,不得叠放,底部必须垫方木,装车及卸车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出现掉角或表面划伤的现象。
七、质量标准
预制混凝土盖板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筋混凝土盖板
长度
0、-10
尺量检查不少于2处
宽度
0、-10
尺量检查不少于2处
厚度
+10、-5
尺量检查不少于2处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
c≥35mm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35mm>c>25mm
+5、-2
c≤25mm
+3、-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5
尺量每边不少2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3处
3
高程
±5
测量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l/1500(l为梁、板跨度)
拉线尺量
5
两模板内侧宽度
+10、-5
尺量不少于3处
6
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八、安全、质量及环保措施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