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专项施工方案18.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墩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 - 1 -
1.1编制依据 - 1 -
1.2编制范围 - 1 -
1.3编制原则 - 1 -
2工程概况、危险源识别及评价 - 2 -
2.1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 2 -
2.1.1工程概况 - 2 -
2.1.2主要技术标准 - 2 -
2.2重大危险源识别及评价 - 3 -
2.2.1重大危险源识别 - 3 -
2.2.2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 3 -
3施工方案 - 5 -
4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 6 -
4.1安全组织机构及成员职责 - 6 -
4.2安全目标及保证体系 - 13 -
4.2.1安全目标 - 13 -
4.2.2安全保证体系 - 14 -
4.3安全保证措施 - 16 -
4.3.1现场施工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 16 -
4.3.2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17 -
4.3.3钢筋防倾覆措施 - 18 -
4.3.4大模板的堆放、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 18 -
4.3.5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 24 -
4.3.6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 36 -
4.3.7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制度 - 40 -
4.3.8工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 40 -
4.3.9防食物中毒安全措施 - 41 -
4.3.10防火、防爆、防毒安全措施 - 42 -
4.3.11防洪安全措施 - 43 -
4.3.12夏季施工安全措施 - 44 -
4.3.13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 45 -
4.3.14特殊天气施工安全措施 - 46 -
5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 48 -
5.1总则 - 48 -
5.1.1编制目的 - 48 -
5.1.2编制依据 - 48 -
5.1.3指导思想 - 49 -
5.2工程施工应急管理 - 49 -
5.2.1应急管理机构 - 49 -
5.2.2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职责 - 50 -
5.2.3抢险救援队应急人员、物资准备 - 51 -
5.3工作原则 - 51 -
5.4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 52 -
5.5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 52 -
5.6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 53 -
5.7触电事故应急与响应预案 - 54 -
5.8防自然灾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 56 -
5.8.1抢险步骤 - 56 -
5.8.2防灾设备 - 56 -
5.9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 57 -
5.10事故调查 - 58 -
6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 58 -
6.1环保措施 - 58 -
6.2文明施工措施 - 59 -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2)《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
(3)《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509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第七十号主席令);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
(8)《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9)桥梁工程设计图纸、施组及其它有关规范和规程。
1.2编制范围
本专项施工安全方案适用于山西中南铁路通道ZNTJ-21标墩身施工。
1.3编制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构建“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事故应急体系,全面提高施工过程中处理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
2工程概况、危险源识别及评价
2.1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2.1.1工程概况
本项目线路西起汤台线汤阴东站,东至日照南站,线路经过两省(河南省、山东省)九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淄博市、临沂市、日照市),本标段线路西起日照市巨峰镇大坡村,东至日照南站,起讫里程为DK1247+632~DK1279+800,正线长度为29.65km。线路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境内,跨东港区、岚山区、日照市开发区三个区县。线路在K1247+900~DK284+800(既有线里程)与既有兖日铁路并行,长度约11.3Km。
桥址区为丘陵地貌,地势较平坦,起伏不大,地表多为耕地及林地。地面标高28.00~66.24m,相对高差约38.24m。桥址区年平均气温为13℃,极端最高气温为38.3℃,极端最低气温为-13.8℃,年平均降水量为784.5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83.7天,平均风速为3.3(m/s)/东风,年平均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