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pdf

发布:2024-08-02约1.35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是密切相联的,它还随着社会的

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制约着社会政治、社会

意识形态的发展,也同样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和

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与此同时,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传播活动也与

一定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与经济基础、政治、文化、人口等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一些相

应的属性。

一、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教育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教育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而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社会的产

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在原始社会,教育还不曾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而与生产劳动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自从其他社会活

动中分化出来后,就担负起独立的社会职能,成为专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

人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的属性之一,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如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无一不

受到一定社会乃至一定社会的某一历史阶段存在的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

平、科学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认识它,

才能把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规律,教育本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

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教育的生产性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劳动者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和源泉,培养人的教育必然成为生产和经济

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生产性表现为:(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是

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人要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

生产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需要改进生产工具和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衡

量劳动者质量高低的标准。(3)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

展。

四、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表现出

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目的、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都随着人类社会历史

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五、教育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其特有的功能表现为教育适应并维护一定阶

级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政权统治及其政治关系。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要

求并为它服务,这体现在教育的目的、制度、方针、内容甚至于方法上。政治上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用教育巩固其统治地位;被统治阶级也要利用教育争取本

阶级的利益。但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牢牢地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并利用它

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

六、教育的民族性

教育的民族性,是指教育要有民族特色、民族气派,也体现在培养本国(本

地区)需要的人才,为本国(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教育的民族性

是民族传统与特点在教育上的反映。如教学语言文字的使用、教学内容中的民族

文化传统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等都会受到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等民族共

同心理特征的影响。教育的民族性所体现的是适合时代发展的民族的优秀传统与

特点。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丰富和发展教育民族性的必要条件。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七、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不了解教育

的相对独立性,同样不能很好地说明教育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

中所起的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

衡性。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教育的发展依存于社会

存在的发展,这是从根源上和发展的总趋势上说的。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或前

或后不同步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影响社会发展,有

时又预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推动社会发展。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