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pdf

发布:2017-05-09约4.8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总第 213期 交 通 科 技 SerialNo.213 2005年第 6期 TransportationScience& Technology No.6Dec.2005 北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方庆生 (广东省揭 阳市公路勘察设计 院 揭 阳 522000) 摘 要 针对部分桩基施工过程中出现 的涌水及 冒气现象,通过现场踏勘 和水文地质勘探 ,经综 合分析 ,提出解决桩基施工 中混 土离析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水泥离析 涌水 游离性气体 承压水 揭阳环市北河大桥桥型布置为 12×16m+ 较大。南海潮对其有顶托作用 ,水位受潮汐作用 3x30m+20×l6m+3×30m+l2×l6ID-钢筋 明显 。 砼 T梁及预应力砼 T梁组合体系,桩基钻孔深度 地貌单元划分上属榕江三角洲平原 ,地形较 超过 50m。桩基施工采用正循环 回转法成孔,钻 平坦开 阔。桥址地处榕江北西 向构造带,位于 进过程正常,钻孑L桩灌注 由搅拌站生产砼并用输 潮安一普宁断裂与榕江断裂交错带。 送泵输送 ,采用水下浇注砼工艺。部分桩在灌浆 地质 由全新统河流相沉积土、全新统海相沉 过程中接近桩顶 3~4m 时 ,出现涌水 冒气形如 积土 、晚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土、第 四系残积 “沸腾”现象,造成灌注砼离析 。经无损检测结果 土、燕山期岩浆岩组成 。 表明,部分桩身砼在不同深度位置出现局部离析 勘探结果表明:桥址共有 4个含水层 ,即第 3 断面 ,均匀性较差 。针对此 问题 ,笔者从 以下方面 层 (含泥质砂性土)、第 7层 (中粗砂 、砾砂)、第 9 进行分析。 层 (砾砂)、第 l1层 (砾砂 、粗砂)砂性土层 ,其中第 l含水层 (亚粘土)受潮汐作用 明显 ,其水位变幅 l 桥址水文地质概况 达 0.6m。大桥桩基持力层选用第 11~l3层 (分 桥址地处亚热带,位于广东东部沿海,气候 别为砾砂粗砂 、亚粘土、花岗岩),桩型为摩擦桩。 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 l300~2200mm, 2 水文地质勘探结果 年平均气温 21~22℃。北河为榕江支流 ,于揭阳 市榕城 区汇人榕江 ,流域面积 l600多 km。。 勘探结果表明,桥址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承压 每年4~5月 、11~l2月为平水期 ,6~9月为丰水 水 ,主要含水层是第 3、7、9、11等 4个砂性土层。 期 ,l2月至 次年3月为枯水期 ,水位流量变 幅 其水文地质勘探测试结果见表 l所列。 表 1 水文地质勘探测试综合分析表 低于地面标高 ,不存在 自流的承压水,水头压力不 3 水泥混凝土离析原因分析 可能产生水下混凝土的离析。 (1)测试结果表 明,各含水层的水头标高均 (2)地下水 的腐蚀性和水土 的酸碱性 (呈弱 酸性,pH值 6.4~6.7)对水泥混凝土有破坏作 用 ,但在施工过程的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明显作用。 收稿 日期 :Z005—08—0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