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院: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签名:2015年4月实验一(1)练习启动、停止和暂停服务管理器。(2)启动并使用 SQL Server 2000 企业管理器categories表内容查询categories成绩分类程序及结果实验二(1)使用企业管理器,查看master数据库中sysdatebases表与sysobjects表等数据表中的数据信息。sysdatebases表中数据信息sysobjects表中数据信息选择sysobjects中name,xtype 列(2)使用企业管理器,查看pubs数据库中authors表与employee表的数据信息。查看authors信息查看employee信息(3)使用企业管理器中的“创建数据库向导”创建一个数据库,名称为Test。Test数据库按照model模板来进行创建的,但多一个数据库关系图(4)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CREATE DATABASE 语句创建一个学生选课数据库,名称为StuMIS程序截图:创建结果:(5)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来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执行以下语句,并观察结果。(5)在查询分析器中为StuMIS数据库增加一个辅助数据文件,命名为Stu_Data2,初始大小、最大容量、增长速率等分别为1M、5M、10%。程序截图:创建文件截图:(6)分离数据库 StuMIS,将分离出来的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复制到 C:\,然后将 C:\下的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附加到 SQL Server 服务器。分离成功:重新附加:实验三(1))在数据库StuMIS中,根据分析需要如下三个数据表:(2)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和管理数据表1)根据以上表结构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上述三个数据表,并保存。创建“学生表”创建“课程表”创建“选修表”2)用企业管理器修改课程表的课程名字段的长度,修改为varchar(20)。3)用企业管理器为学生表添加一个身份证号码列。4)删除所建立的上述三个表(3)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命令创建和管理数据表:1)在查询分析器中利用CREATE TABLE命令创建上述三个表。创建成功:2)在查询分析器中利用ATER TABLE命令为选修表建立两个外键约束,一个是与学生表的学号属性列之间的外键约束,另一个是与课程表的课程号属性列之间的外键约束。添加外键成功:3)利用ATER TABLE命令为选修表的分数列建立一个检查约束,分数在0到100之间。添加约束成功:4)在学生表中加入“入学时间”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添加成功:5)将上面加入的列删除掉。删除成功:(4)向StuMIS数据库的各个表中插入数据1)使用企业管理器为学生表和课程表输入表12-4和表12-5中的数据。2)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INSERT INTO TABLE命令为选修表输入表12-6数据:程序及结果截图:(5)分别利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创建一个性别默认值对象,设定性别的默认值为“男”,并将默认值绑定到学生表的性别列上。然后在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观察其性别属性是否是默认值。最后将默认值松绑后删除。默认值变成‘男’解除绑定:再次验证:(6)分别利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创建一个成绩规则对象,将成绩范围设定为0-100之间,并将该规则绑定到选修表的成绩列上。然后在选修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将该记录的成绩设置为105,观察系统是否提示出错;再设置成绩值为90,观察结果。最后将规则松绑后删除。规则约束:报错:输入90分时,正常录入删除规则:(9)索引的创建与管理1)在创建三个数据表时我们已经指定了主键,所以系统会自动在主键列上创建聚集唯一性索引。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这三个表中自动创建的聚集索引。2)在查询分析器中将学生表的主键约束删除,然后再查看学生表上的聚集索引是否还存在?索引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可用3)用T-SQL 语句为选修表的成绩字段建立非聚集索引,并按降序排序。降序排序:实验4:(1)根据学生、课程、选修三张表完成以下查询:1) 查询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按年龄升序排列。2) 查询女同学的信息和女同学的人数。3) 查询“王”姓学生的信息。4) 所有选课学生的姓名、选修课程名及成绩。5) 不及格学生的姓名。7) 查询与“孙东方”同一个系的学生情况。8) 查询选修了“英语”课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9) 使用统计函数计算选课成绩表中每门课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10)查询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2)视图的创建与管理:1) 创建视图v_c,显示“计算机”系学生基本情况。2) 创建视图v1,查看“计算机”系的所有学生及成绩情况的视图,要求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课程名称、课程的成绩。3) 创建视图v3,显示各位学生选修课程的门数、平均成绩、学号和姓名。4) 从视图v1中查询选修了“英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