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热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丰富,勘查程度较低,
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自治区地热资源勘查投入了大量经费,发现了大量可供开发的地下热水资源,初步查明了我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状况,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的事业,必须大力勘查,合理开采,有效保护,为地下热水的综合利用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关键字:地热资源 现状 前景 研究
内蒙古是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较早的地区之一,主要以温泉疗养开发利用为主。九十年代以来,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年来自治区地热资源勘查投入了大量经费,发现了大量可供开发的地下热水资源,初步查明了我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状况,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发利用前景喜人。
一、地热水资源勘查评价状况
在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储备使得地热资
源关注度较低, 1997 年前仅对山区对流型地热资源进行过初步勘查, 2000 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在呼和浩特市完成
了全区平原盆地型第一眼地热钻孔, 2003 年以来, 随着自治
区地勘基金的不断投入,地热勘查进入高速发展期,先后对
凉城县、宁城县、克什克腾旗、敖汉旗、阿尔山山区对流型地热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查和储量评价,并对河套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西辽河盆地、海拉尔盆地、额济纳盆地投入了大量的勘查工作,初步查明了我区地热资源的分布状况。
(一)勘查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起步较晚,山地对流型地热田只有宁城、克什克腾、敖汉地热田完成了地热资源详查工作,凉城地热田进行过地热资源普查,阿尔山地热田正在进行地热资源详查,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热田未进行过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盆地型深层地热勘查工作只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通辽市、海拉尔市、阿拉善左旗进行
了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共完成了 10 个地热孔的施工工作。但由于我区面积较大,因而整体上地热勘查研究程度较低,很多地方为地热资源勘查空白区,因而迫切需要加大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力度。
(二)地热资源状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主要由山区对流型地热资源和平原传导型地热资源组成。其中山区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有阿尔山、克什克腾旗、敖汉旗、宁城县、凉城县地热田,其地热资源量的计算主要是根据已有勘查资料所得,由于各地热田开采时间较长,目前除阿尔山地热田地下水位有所下
降,其他地热田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其可采量是有保证的,各地热田地热资源量(见表 1)。
平原传导型地热资源勘查在我区尚处于起步阶段,除呼和浩特市 HR1 地热井在开发利用外,其他地热井虽已完成,但未投入使用。从 2008 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在河套盆地、西辽河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海拉尔盆地投入了大量勘查资金,其主要成果是在河套盆地中发现新近系含水层蕴藏有巨大地热资源量,西辽河盆地蕴藏一定的地热储量,而海拉尔盆地虽发现在白垩系含水层中有地热资源存在,但其出水量较小,鄂尔多斯盆地虽未正式完成地热钻孔施工,但也在前期白垩系地下水勘查及石油普查中发现有较好的地热异常,总体内蒙古自治区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程度较低,达不到资源评价精度。本次仅对河套盆地、西辽河盆地、鄂尔多斯盆
地(白垩系) 地热资源作了估算。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量 (见下表 2、表 3)。
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由于地热条件的不同,
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尽相同。山地对流型地热资源由于最早为
天然出露,很早就被人类发现并利用,最初仅仅是利用天然
温泉进行洗浴,开发利用规模较小,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
平不断提高,草原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对温泉开采程度逐年
加大,原有天然温泉流量已远远满足不了现状需求,地热钻
孔代替了温泉,开采量也达到了最大,其中阿尔山温泉、克什克腾旗热水塘温泉、宁城热水温泉、敖汉温泉及凉城岱海温泉现状开采量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允许开采量,温泉地下水水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乌拉特前期大余太地热温泉由于水温较低,现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由于开发利用时间较短,开发点较少,现只有呼
和浩特市地矿局院内 HR1 地热孔在利用, 该孔由于成井工艺问题,涌水量较小,经过 10 年的开发利用 .该井仍处于自流阶段,地下水水位没有明显下降,尚有开发潜力。由于内蒙
古自治区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仍处于勘查阶段,开采点较少,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开采潜力较大。
一)山地对流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克什克腾旗热水塘温泉旅游度假区
位于经棚镇东北 30km 处的热水塘,距离赤峰 230km ,旅游开发区总控制面积 6 平方公里, 2010 年获评为 “中国温泉之乡”称号。
该温泉水清澈,透明,水温 46℃~ 83℃,热水开发区依
托独特的温泉优势, 全力打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