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的危害及防护.docx
臭氧的危害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接触机会】
臭氧用于有机化学工业作为氧化剂,它还用于净化空气、生活用水,游泳池水消毒和污水处理,控制冷藏室食品的霉菌和细菌污染,漂白纺织品、油、蜡以及其他产品的生产,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壬二酸。这些行业的生产工人均有机会吸入臭氧。另外生产过程中高压电器放电过程、强大的紫外光灯、炭精棒电弧、电火花、光谱分析发光、焊接切割等,都生成一定量臭氧。
【理化性质】
浅兰色的气体或兰色液体,浓度低于2PPm时可闻到令人愉快的特有的气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分子式 O3。分子量48.00。相对密度2.144g/l(气体)、1.614g/ml(-195.4℃液体)。熔点-193℃。沸点-111.9℃。水中溶解度:49ml/100ml水(0℃);溶于碱性溶剂和油。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不稳定。溶液遇振动、热源、明火或浓溶液与强还原剂反应会发生爆炸。
【侵入途径】
呼吸道吸入。
【毒性作用】
人吸入LCLo:50ppm/30M;TCLo:100ppm/1M,600ppb/2H。人(男性)
吸入TCLo:80ppb/6.6H,1860ppb/75M。大鼠吸入LC
:4800ppb/4H。小鼠
50
吸入LC:12600ppb/3H。从动物实验得出0.3ppm是臭氧毒性表现的起点。
50
【健康危害】
臭氧对上、下呼吸道刺激性很强,吸入臭氧后,可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可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睡眠障碍等。重者吸入臭氧后数小时可逐渐出现肺水肿。皮肤和粘膜接触液态臭氧可引起严重灼伤。
【防护措施】
隔毒排毒:生产过程中加强通风,采用局部排风等措施,生产工艺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个人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应急措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应急处理设备,紧急救援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就医。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