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1845-2019 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11约4.2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2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845—2019代替DB32/T1845—2011

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dentificationonsalinitytoleranceofriceinwholegrowthperiod

2019-09-19发布2019-10-3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1845—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2/T1845—2011,与DB32/T1845—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水稻品种(系)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修改为“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见封面,2011版封面);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NY/T1534—2007”及“DB32/T552—2009”,增加了“GB/T4404.1”和“NY/T1300”(见第2章,2011版第2章);

——删除了术语和定义中“相对盐害率、盐害指数”,增加了“耐盐级别、耐盐指数”(见第3章,2011版第3章);

——删除了第5章实验设计(见2011版第5章);——删除了第6章对照材料(见2011版第6章);

——将“发芽期耐盐性鉴定、评价”修改为“苗期耐盐性”(见第5章,2011版第7章);

——将“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修改为“分蘖期-成熟期耐盐性定”(见第6章,2011版第8章);——增加了“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见第7章)。

本标准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孙明法、郭士伟、王才林、江玲、唐伯平、严国红、王爱民、唐红生、张亚东、朱国永、赵绍路、朱静雯、张桂云、刘凯、宛柏杰、姚立生、袁伟。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本标准于2011年8月首次发布,起草人郭士伟、袁伟;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2/T1845—2019

1

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剂与设备、苗期耐盐性、分蘖期-成熟期耐盐性、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栽培稻(OryzasativaL.)的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1300—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耐盐级别salttolerancescale

定量水稻品种对盐胁迫耐受能力的等级。3.2

耐盐指数saltdamageindex

评价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强弱的指标,分苗期耐盐指数、成熟期耐盐指数。

苗期耐盐指数=(对照处理干物重-盐胁迫处理干物重)/对照处理干物重×100。

成熟期盐指数=(对照处理小区产量-盐胁迫处理小区产量)/对照处理小区产量×100。3.3

水稻耐盐性ricesalttolerance

水稻耐受一定浓度盐胁迫的能力,以苗期耐盐指数和成熟期耐盐指数中耐盐性最低级作为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级别,其对应的耐盐性等级,作为该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耐盐性等级。

4试剂与设备

4.1试剂

1‰NaClO2(v/v)消毒液,分析纯NaCl。

DB32/T1845—2019

2

4.2设备

盐份测定仪(电导率测量范围为0.01μs/cm~1000mS/cm)、人工气候箱或恒温箱(控温范围:5℃~50℃)、电子天平(测量范围:0.001g~150g)、培养皿(直径范围为9cm~12cm)。

5苗期耐盐性

5.1种子准备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要求。将待鉴定材料种子置于50℃恒温箱高温处理48h或用1%双氧水处理24h,打破休眠。随机挑选饱满种子500粒,用1‰NaClO2(v/v)消毒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三次。

5.2鉴定步骤

5.2.1试验设计

设对照(淡水,以下相同)处理和盐胁迫两种处理,每个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