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练习题12份(带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相互作用练习题12份(带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相互作用》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力有施力物体,有的力没有施力物体
B.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都发生改变
c.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都发生改变
D.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产生加速度,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答案 D
2.(多选题)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部分
B.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可能在物体外
c.物体升高或降低,重心相对于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
D.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
解析 根据重心的定义可知,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即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看做是集中作用于此点,这是等效替代法的具体应用,选项A错误;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环的重心在圆心处,并不在物体上,而在物体之外,所以选项B正确;因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质量的分布有关,尽管物体形状规则,但其质量的分布不均匀,它的重心也不一定在几何中心,选项D错误;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确定,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也确定了,与物体如何运动无关,c正确.
答案 Bc
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A.3个B.4个
c.5个D.6个
解析 乙物体受到重力、拉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及水平面的静摩擦力,故c选项正确.
答案 c
4.如图所示,以o作为悬点的两根轻绳a、b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45°,日光灯保持水平并静止,其重力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绳的弹力比b绳大
B.a绳的弹力与b绳一样大
c.日光灯的重心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
D.日光灯的重心不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
解析 由平衡条件得Fasin60°=Fbsin45°,则Falt;Fb,选项A、B均错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可知,重力的作用线一定过o点和重心,所以日光灯的重心一定在o点的正下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mgtanθB.F=mgtanθ
c.FN=mgtanθD.FN=mgtanθ
解析 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受力平衡可知,
FNcosθ=F
FNsinθ=mg
解得FN=mgsinθ,F=mgtanθ.
答案 A
6.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其中k1、k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形变量相同
解析 不同弹簧的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A错误;在垫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弹簧相连,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等大,B正确;由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由胡克定律可知,两弹簧的形变量不同,则两弹簧的长度不相等,c、D错误.
答案 B
7.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
A.FcosθB.Fsinθ
c.FtanθD.Fcotθ
解析 如图所示
已知合力沿oo′方向,其中一个分力F,则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与oo′垂直,大小为Fsinθ,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的支架上,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水平横梁oA和斜梁oB作用于o点的弹力分别为F1和F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F1=mgsinθB.F1=mgsinθ
c.F2=mgcosθD.F2=mgcosθ
解析 以o点为研究对象,受到绳的拉力mg、oA弹力F1、oB弹力F2,如图所示
则F1=mgtanθ F2=mgcosθ
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9.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线连着跨过定滑轮静止,A、B物体的重力分别为40N和10N,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摩擦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