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7-02-10约1.12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填充题及简答题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最小约束数为 。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高副将带入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 个约束。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何谓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5)杆组具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选择不同的原动件对机构级别有无影响? 答案: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2,最小约束数为1 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高副将带入1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2个约束。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复合铰链:在同一点形成两个以上的转动副,这一点为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某个构件的局部运动对输出构件的运动没有影响,这个局部运动的自由度叫局部自由度。 虚约束:起不到真正的约束作用,所引起的约束是虚的、假的。 杆组是自由度为零、不可再拆的运动链。机构的级别是所含杆组的最高级别。选择不同的原动件使得机构中所含杆组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机构的级别发生变化。 2-2.计算下图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情况时必须一一指出,图中BC、ED、FG分别平行且相等。要使机构有确定运动,请在图上标出原动件。 2-2答案:B点为复合铰链,滚子绕B点的转动为局部自由度,ED及其两个转动副引入虚约束,I、J两个移动副中只能算一个 F=3n((2Pl+Ph(P()(F(=3(8((2(11+1(1)(1=1 根据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故给凸轮为原动件。 2-3 题图2-3所示为一内燃机的机构简图,试计算其自由度,以AB为原动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又如在该机构中改选EF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与前有所不同,机构的级别怎样? 题图2-3 2-3答案:F=3×7-2×10=1. 注意其中的C、F、D、H点并不是复合铰链。 以AB为原动件时:    此时,机构由三个Ⅱ级基本杆组与原动件、机架构成,机构的级别为二级。 以EF为原动件时: 机构由1个Ⅱ级基本杆组,1个Ⅲ级基本杆组和机架组成。机构的级别为三级。显然,取不同构件为原动件,机构中所含的杆组发生了变化,此题中,机构的级别也发生了变化。 2-4 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分析: 其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若此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2-4答案:(1)不合理。因为自由度F=3(4 ((2(5+1(0)(1=0,机构不能运动。 (2)增加一个构件,使其自由度为1。 2-5.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真正的约束作用,那么机构中为什么要引入虚约束? 2-5答案:虚约束对运动虽不起真正的约束作用,但是考虑机构的受力均衡,避免运动不确定,增加传递的功率等设计时要加入虚约束。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试求题图3-1所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 题图3-1 3-1答案: 瞬心P12在A点 瞬心P23、 P24均在B点 瞬心P34在C点 P14、 P13均在垂直导路的无穷远处 瞬心P23、 P13均在B点 瞬心P14、 P24均在D点 3-2.在题图3-2所示的齿轮连杆机构中,三个圆轮互作纯滚,试用相对瞬心 P13来求轮1和轮3的速度比. 图3-2 3-2答案:此题关键是找到相对瞬心P13. 3-3.在题图3-3所示凸轮机构中,已知r =50mm,lOA=22mm,lAC=80mm,φ1=900,凸轮I以角速度ω1=10rad/s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用瞬心法求从动件2的角速度ω2. 图3-3 3-4. 在题图3-4所示机构中,已知角速度ω1,试作出该机构的速度多边形图及加速度多边形图的草图,并指出F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图3-4 3—5.判断题 1.速度瞬心的绝对速度一定为零。 2.只要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这两个构件间一定存在哥氏加速度。 3.加速度影像只能用来求得同一构件上某点的加速度。 3-5答案:1(错)、2(错)、3(对) 3-6 说明进行机构运动的分析有哪些方法,简述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3-6 答案:进行机构运动分析有解析法、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等。解析法是借助于解析式求解,(借助计算机)可方便地求解机构一个循环中的运动情况。瞬心法是利用瞬心的含义求解,可方便地进行简单机构的速度分析。相对运动图解法是利用相对运动原理,列出矢量方程式,按各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