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产物资供应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生产物资与物资供应链管理 生产物资供应管理意义 ∵ 在制造企业中,生产物资的消耗费用一般占产品成本的60%-80%。 ∴物资供应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力。 第一节 生产物料的分类管理 一、按物资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1)主要原材料 (2)辅助材料 (3)燃料、动力 (4)半成品 (5)配件 (6)工具 作用(有利于): 制定物资的消耗定额 制定物资的储备定额 制定生产作业计划 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生产物料的分类管理--ABC管理方法 1、ABC分类的原理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统计社会财富分配时发现,大约占人口总数20%左右的人占有社会80%左右的财富。后来发现,很多社会与经济现象中都服从这种统计规律。 “2-8定律”: 20%左右的因素影响或者决定80%左右的结果。 20%的产品为企业赢得80%的利润。 20%的用户提供80%的订单。 20%的工人决定80%的劳动生产率。 20%的物料决定80%的生产成本。 ABC分类法的思想: 抓住重点,讲求效率,力求“事半功倍”。 管理好20%的物资,就能控制80%的成本。 2、ABC物资分类的标准 A类 资金占用量70%-60% 占品种总数10%-15% B类 资金占用量25%-30% 占品种总数20%—30% C类 资金占用量5%-10% 占品种总数70%—55% 3、ABC分类法的实施 第一步:列出所有产品及其全年使用量(需求量)。将年使用 量乘以单价求得其费用价值。 第二步:按年费用大小将物资排序,用计算年累 积费用额和累积百分比方法确定物资的类型。 第三步:按ABC物资分类标准划分物资类型 三、生产物料分类管理的方法 A 类生产物资管理 (1)物料的定额管理: 优点:通过备货型生产方式,控制物料成本,保障生产运作均衡与安全性。 缺点:库存成本较高。 (2)JIT物料供应管理: 优点:通过定货型生产方式,达到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缺点:不确定性强,供应链易产生“蝴蝶效应”。 C 类生产物资管理 (“多储备、少报警”) (1)“多储备”。多储备可以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2)少报警”。避免材料与产品的不匹配性,保障产 品工艺结构的完整性。 由于C类物资所占用资金相对较少,并不会对生产成本产生明显的影响。 第二节 生产物料储备定额的制定 一、物资储备的原因及作用 物资储备定额 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确保生产连续性、均衡性的正常进行,所必须确定最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 物资储备的原因 供应和生产存在时间的差异 供应地和生产地存在地域的差异 防止难以预料的生产意外情况 制定生产物资储备定额的作用 是确定物资订货量、采购量的依据。 是编制生产计划、组织企业物资供应的依据。 是核定企业储备资金的依据。 是确定仓库面积、容积、装卸设备能力的依据。 二 、物料储备的类型 (一)正常储备 1、经常储备和周转储备 经常储备 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而建立日常供应的必须性储备量。 周转储备 为了保证前后工序(工作地)生产的顺利衔接,而建立的周转性储备量。 2、经常储备的计算公式: 某种物料经常储备量(经常储备量) = 平均每日需要量×合理储备天数 合理储备天数 = {两批物料平均供应的间隔天数+验收入库天数+使用前准备天数} (二) 保险储备量(安全储备量) 企业物资供应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需保持的储备量。 保险储备定额的计算公式: 某种物料保险储备量 =保险储备平均天数(误期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 (三)季节储备量 为适应进料或用料的季节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所建立的储备。 季节储备量的计算公式: 某种物资的季节储备量 =平均每日需要量 × 季节性储备天数 季节性储备天数:根据具体生产需要和供应中断天数来决定。 (淡季储备时间较长,旺季储备储备时间较短。) 三、确定物料储备定额的方法 (一)用平均数法确定物料的储备量定额 原则: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前提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