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之我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之我见
摘要:本文以阐释构建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入手,并且在解释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一、相关理论分析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重点研究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和特性标。共性指标包括业务评价指标及财务评价指标。特性指标包括不同部门和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是指按照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使财政资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多方面的控制。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是对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发挥财政调控功能、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科学性、促进财政支持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三)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程序
如下:首先政府各部门制定绩效评价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绩效战略规划主要是对各的职能、使命、完成任务的期限、短期行动及较为准确的长期行动纲领进行详细说明。年度绩效计划则是指导各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各项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南;其次由财政部门设定绩效基准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基准是政府各部门的支出绩效应该达到的目标水准,也是实际绩效与计划绩效进行比较的基础。此外,还应结合各的不同性质,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指标与专业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财政年度结束后,政府各部门要编制并提交年度绩效报告;最后由财政部门对各部门绩效计划的执行情况、完成结果以及提交的年度绩效报告进行考评,并综合应用绩效考评的结果与相关信息,提出改进财政管理的措施,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高低水平确定下一年的预算拨款。财政部门的绩效考评报告还需向各级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提交,各级人大有权对其进行审查监督。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
(一)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对项目的运行及效率情况提供及时、有价值的信息,促进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责任感。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各级政府通过编制年度绩效计划,将年度内计划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所需经费,分解成可以考评的、具体的、量化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通过这样的绩效评价过程,可以促进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政府支出行为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三)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获取有效的信息,使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及短期行为,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公众透明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逐步增强,人们更关注政府支出的使用结果。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后,通过将的绩效计划执行情况公之于众,公众不仅可以了解的行政过程、财政资金的投入情况,还可以通过对不同部门的工作绩效以及同一部门不同年度的绩效比较分析,了解和监督财政支出的使用情况及其有效性。这将有助于加强社会对政府的评价与监督,促进政府提高决策水平,推进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进程。
因此,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建立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随着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拥有了现实可行的条件。
三、目前开展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
由于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客观需要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支出评价内容不完整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涉及项目过程审核和投资与回报的评价,而且包括各种宏观因素的评价。如投资的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行为对行业、社会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等。但目前的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恰恰不包括这些内容,使财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能达到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