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产后盆底康复最佳时机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8
设计题目:《产后盆底康复最佳时机的研究》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自人体站立以来,女性盆底的肌肉就象吊床一样,承托着人体的盆腹腔脏器
如膀胱、子宫、直肠不至于脱垂。正常体位时,人体的生理弯曲使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心指向骶骨,但妊娠时,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前移,腹腔和盆腔脏器的重心指向盆底肌肉,“吊床”开始出现松弛,随着胎儿的长大,子宫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处在持续且越来越重的压力中,“吊床”越发松弛,以至于出现了盆底肌肉损伤;若合并产时胎儿过大,羊水过多,产程延长等异常情况时,盆底肌肉高度扩张。甚至神经肌肉软组织会撕裂拉伤,结缔组织之间的连接分离,导致盆底肌肉的损伤更加严重。所以,产后若不及时加以康复和治疗,就会带来以下严重后果。①盆底功能障碍,即由于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的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②脏器脱垂,即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严重者达阴道外;③对尿道控尿机制的影响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即咳嗽时溢尿、漏尿甚至走动站立时亦溢尿漏尿的现象,这样的病虽然要不了命,但给广大妇女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在欧美国家更是将之喻之为“社交杀手病”,足见其危害性。为了避免以上严重后果的发生,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训练和治疗,经过严格的临床实践,人们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效果良好的方法,即低频电刺激合并生物反馈的训练治疗方法。而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问题也已提高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追随着国际的步伐,我们也对以上的训练治疗进行了尝试,但我们在种族营养,体格上与欧美国家的妇女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怎样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仍需要我们经过不懈的,长期的努力,并通过大样本科学的数据来说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标准。
2.研究开发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 研究内容:所谓低频电刺激是指放置于阴道的电极通过不同频率的电
流刺激,强化整个盆底肌群,另矩形脉冲电流刺激盆底肌(特别是肛提肌)的支配神经,经神经反射增强盆底肌的收缩;生物反馈是反复训练人的一种机能;是借助现代仪器,将患者某些生理功能加以描记,同时转换为声、光等反馈信息,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整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和其它躯体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患者可通过阴道内的测压装置,测定阴道收缩力,且专业康复师指导患者识别特定肌群,提高盆底肌(特别是肛提肌)收缩能力,达到对损伤的肛提肌进行治疗和修复的目的,使患者收缩阴道、提高盆底肌力、防止及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提高性生活的质量。从资料中可以看到,欧美国家选择产妇在产后42天开始进行训练治疗,但在国内,人们对产后42 天开始治疗是否为最佳的治疗时间,何时开始治疗为好仍没有成熟的经验。
(2)研究方法:对产后妇女分别采取产后42 天、产后2 个月、产后3 个月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探索一种最佳的治疗时间。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选择该三个时段各≥100 例,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产妇的既往特殊病史、藉贯、文化程度、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分娩年龄、分娩方式、产次、新生儿体重、第二产程长短等。目的是了解各因素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在对产妇进行手测肌力评估及phen1x USB 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的压力或肌力检测后,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盆底康复宣教,并动员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治疗。对治疗的产妇评估其:
A)各组坚持疗程的人数;各组副作用的人数;各组副作用的种类。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注:若产后42 天治疗后出现副作用者,经对症治疗后副作用消失,可于产后2 个月再次开始康复治疗;产后2 个月患者出现以上情况亦可以治疗后于产后3个月开始康复治疗。)
B)对3组产妇治疗前分别测定:盆底静息压、盆底收缩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盆底静息压:指产妇阴道放松时压力探头所测得的盆底肌肌力,等同于阴道内张力。盆底收缩压:指最大收缩压和静息压之间的差值,相当于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的数值。
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指6秒内盆底肌收缩达到最大肌力值的40~60%范围内(即Ⅰ类肌纤维运动)所能够保持的最长时间。
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指Ⅰ类肌纤维收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平均数减去静息压所得的数值,相当于盆底Ⅰ类肌纤维的收缩强度。
Ⅱ类肌纤维收缩次数:指产妇在连续6秒内盆底肌能完成Ⅱ类肌纤维运动(即做快速收缩动作,且所测盆底压力至少达到最大收缩值70%以上)的次数。
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指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时所能达到的压力减去静息压所得的数值,相当于Ⅱ类肌纤维的最大收缩强度。)
C)选择个体化的低频电刺激合并生物反馈治疗,每周二次,每次20 分钟,共10-15次后,再次测定以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