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无线接口理论_韩斌杰_河北移动公司BSS培训教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SM 无线接口理论
目录
第三章 GSM 无线接口理论 1
第一节 工作频段的分配 4
一、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 4
二、频道间隔 4
三、频道配置 4
四、干扰保护比 5
第二节 时分多址技术(TDMA) 5
一、TDMA信道的概念 5
二、TDMA帧 7
三、突发脉冲序列(Burst) 8
四、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10
五、信道组合种类 12
六、系统消息 13
第三节 无线路径的损耗和衰落 14
一、无线路径的损耗和衰落 14
二、分集接收 16
第四节 移动台和基站的时间调整 18
第五节 跳频技术 18
一、跳频的种类及各自实现的方法 19
二、跳频的优点 20
三、跳频序列 20
第六节 语音的传输过程 21
一、语音编码 21
二、信道编码 21
三、交织技术 23
四、加密 24
五、调制和解调 24
第四章 呼叫处理过程 24
第一节 小区的选择与重选 24
一、 小区选择过程 24
二、小区重选过程 25
三、不连续接收模式DRX和寻呼信道的定义 27
第二节 初始化过程 28
一、信道申请 28
二、初始信道的分配 30
三、初始化报文 31
第三节 鉴权加密过程 32
一、 鉴权加密过程的三参数组 32
二、 鉴权过程 33
三、加密过程 34
四、 TMSI重新分配过程 34
第四节 位置更新 35
一、 位置区的概念 35
二、正常位置更新流程(越位置区的位置更新) 36
三、IMSI 附着和分离过程 37
四、周期性位置更新过程 38
第五节 MS 主叫过程分析 39
一、呼叫建立过程 39
二、呼叫释放过程 43
第六节 MS被叫过程分析 44
一、 查询过程 44
二、寻呼过程 45
三、被叫的呼叫建立过程 46
第七节 无线链路控制 48
一、无线链路故障 48
二、呼叫重建 49
第八节 切换 50
一、 切换过程 50
二、 切换准备 51
三、 触发切换的原因 53
四、 切换的种类 54
五、 切换流程分析 55
第九节 功率控制 60
一、功率控制 60
二、不连续发射(DTX) 62
第九节 掉话分析(针对北电) 63
第五章 信令协议 68
第一节 信令协议概述 68
一、 接口与协议 68
二、GSM通信系统内部接口 69
三、无线接口信令协议 70
四、A接口信令协议 71
第二节 链路层信令协议 71
一、帧结构 72
二、检错和纠错 72
三、复用 73
四、流量控制 74
五、LAPD和LAPDm帧比较 74
第三节 网络层信令协议 75
一、BSS网络层 76
二、NSS网络层 79
第四节 GSM信令网 81
一、 信令网络结构 81
二、信令网路组织 82
三、信令点编码方案 82
四、信令网寻址方式 84
工作频段的分配
一、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
我国陆地蜂窝数字移动通信 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
GSM900MHz频段为:890~915(移动台发,基站收),935~960(基站发,移动台收);
DCS1800MHz频段为: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
GSM系统 上行频段 下行频段 带宽 双工间隔 双工信道数 GSM900 890~915 935~960 2×25 45 124 GSM900E 880~915 925~960 2×35 45 174 GSM1800 1710~1785 1805~1880 2×75 95 374 GSM1900 1850~1910 1930~1990 2×60 80 299 二、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三、频道配置
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
GSM900MHz频段为:
fl(n)=890.2MHz + (n-1)×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
GSM1800MHz频段为:
fl(n)=1710.2MHz + (n-512) ×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
其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