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学科基础课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课程编号:10302010200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名称:高级微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Microeconomics
学 时:60 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Ⅰ 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经济类各专业
内容简介:
微观部分分为五部分:一为个人决策,主要从个人行为的一般分析出发,建立经典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并简要介绍不确定情况下的个人选择;其次是考察多人决策情况的博弈理论;再者是市场均衡和市场失灵,说明局部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并探讨由外部性、市场力量和非对称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的可能性;然后是将分析扩展至一般均衡,并说明该理论的实证和规范的两个方面,以及不确定性和动态条件下的均衡;最后一部分是福利经济学,分析在个人效用可比和不可比情况下由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偏好的可能性,以及在关于个人偏好的信息不完全时社会选择的实施问题。
主要教材:
1.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D·格林:《微观经济学》(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安吉尔·德·拉·弗恩特:《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高级宏观经济学 --------------------
课程编号:10302010200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名称:高级宏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 Macroeconomics
学 时:60 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Ⅰ 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经济类各专业
内容简介:
宏观部分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经济增长理论,首先介绍索洛增长模型,以此为基础放松其关于储蓄率的假定,并引出拉姆齐模型和戴蒙德模型;之后是通过新增长理论来超越索洛模型;第二部分经济波动理论,在有关经济波动的一些事实基础上,引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BC)并介绍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进而展示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基于微观经济基础的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理论;第三部分是理论在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主要教材:
1.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安德鲁·马斯科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D·格林:《微观经济学》(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安吉尔·德·拉·弗恩特:《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Macroeconomic Theory: Syllabus, problem sets and exams, Graduate Courses on MIT Open Course Ware, /.
--------------------经济数学模型 --------------------
课程编码:10302010200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名称:经济数学模型 英文译名: Economical Mathematics
学 时:60 学时 学 分:2学分
开课学期:Ⅰ 开课形式:讲授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适用学科:经济学各专业
内容简介:
现代经济数学是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基础课。本课程与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核心课程《经济数学基础(一)、(二)、(三)》即《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衔接,进一步学习矩阵理论、最优化理论和线性微分方程组、差分方程组理论,以及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下目的使学生掌握数量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微观经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