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哈尔滨市2011年粮食质量报告-2.doc-哈尔滨市粮食局.doc

发布:2017-03-01约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优质品种粮食品质调查情况 优质粮食样品采集和检测:2010年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按照《全国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和《哈尔滨市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和品质分析均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市、区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在粮食收获期间,分季节、分品种,按照等距分布的原则,在农户、乡村晒场抽取样品,调查和取样范围覆盖全市8区10个县。 粮食优质品种样品采集以产量优先、等距分布、能基本反映我市粮食质量分布状况为原则,每个县(市、区)选择3~5个乡,每个乡选择5~10个自然村作为扦样点,共扦取优质品种粮食样品315份,其中玉米112份,水稻145份,大豆58份。质量指标由各区、县(市)粮食监测站进行检测,品质指标委托哈尔滨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一站、二站进行检测。参加扦样和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多达200多人次,动用车辆70多台,深入72个乡镇,140个村屯,调查品种近110多种,检验各种品质指标1060个项目,各种质量指标2988个项目。 从优质粮食品种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粮食种植品种多而杂。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部分地方忽视科学选种,疏于田间管理,一村多种(品种),一种多年,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种植,稻谷品质参差不齐,不利于后期加工,影响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 哈尔滨市2010年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扦样分布图 (一)优质稻谷: 1、基本情况:本次优质稻谷品质测报共采集样品145份,涉及9个区、县(市)、77个乡镇、120个村屯。 调查品种27个,其中种植面积较广,影响较大及品质指标比较突出的优质品种有稻花香、普优系列、垦稻系列、9934、绥粳系列、垦鉴系列等。优质稻谷品质主要检测直链淀粉、垩白粒率、食味品质和胶稠度等四项指标。 表4 2010年主产区优质粳稻质量情况 所在地区 出糙率 整精米率 水分 杂质 不完善粒 总量 % % % % % 平均 79.2 61.6 15.1 1.1 4.1 五常 78.64 59.16 15.18 0.92 5.09 尚志 79.4 62.0 16.0 0.8 3.9 依兰 79.9 62.3 16.8 1.2 3.9 延寿 79.5 61.1 15.3 1.6 4.2 通河 79.2 61.0 14.5 1.1 4.1 木兰 78.5 60.4 15.6 1.2 4.3 方正 78.0 58.8 14.8 0.9 5.1 巴彦 79.9 63.3 14.2 1.0 2.1 市区 79.7 66.5 13.7 0.8 4.1 从上边图表中,粳稻品质指标检验结果来看,哈尔滨市优质粳稻主产区均能达到或超过国标优质粳稻的质量要求,其中:直链淀粉均能达到国标优质粳稻一等标准,最高是五常,最高是木兰18.2%也达到二等国标优质粳稻要求;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超过国标粳稻一等标准;食味评分也均超过国标粳稻二等以上其中。五常则是超过国标优质粳稻一等;胶稠度均超过国标优质粳稻二等标准。检测结果整体上表明,我市优质粳稻绝大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优质稻谷三等标准。 表5 2010年优质品种粳稻质量情况 种植品种 出糙率 整精米率 水分 杂质 不完善粒 总量 % % % % % 稻花香 78.36 59.08 15.24 0.96 5.41 北稻系列 79.64 61.38 15.06 1.51 3.85 绥粳系列 78.88 60.16 15.78 0.86 4.50 9934系列 79.62 61.66 15.72 1.01 4.26 东农系列 78.85 61.28 14.83 1.04 3.46 垦鉴系列 79.10 61.93 15.00 1.16 4.04 垦稻系列 79.74 62.49 15.93 1.29 3.42 从上面图表说明,哈尔滨市种植面积较广优质粳稻品质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标优质粳稻的二等以上要求,其中,直链淀粉和垩白粒率指标 均达到国标优质粳稻的一等质量要求。稻花香、东农系列和垦鉴系列品质表现突出,米质优良,口感好、食味品质、胶稠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表6 2010年9934系列优质粳稻分区域质量情况 所在地区 出糙率 整精米率 水分 杂质 不完善粒 %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