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版基坑喷锚支护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桥西明渠水系工程(南段)
明暗渠工程 K1+760-K1+876
基坑锚喷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施工单位: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九月五日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概述
本工程为桥西明区水系工程(南段)明暗区工程 K1+760-k1+876段,暗渠
长116米,宽6米,基坑开挖深度地下-7.88m,下口宽7.9m,上口宽14.6m。
鉴于拟建物特点及场地地质条件与场地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对本工程进行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对基坑采取喷锚支护
二、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冲积平原,场地狭窄、东侧据铁路路基较近、地貌单元单一,无 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稳定。
(二八水文地质条件
据地勘资料,场地地下水埋深超过 16m施工深度内无地下水。
三、 工程特点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特点
(1) 基坑形状为梯形,基坑开挖深度标高-7.88m,属深基坑。
(2) 基坑东侧地面荷载较重,离铁路路基9-12米,属对变形较敏感的基坑
(3) 据勘察资料,场地内土层为老土层,物理力学性能较稳定。
(4) 场地目前地下水位埋深较深,施工期正值雨水季节,则应对下雨排水 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八方案编制主要依据
(1)
《总平面图》
(2)
《本标段地质勘察报告书》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4)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5)
《基坑支挡设计施工手册》
第二部分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
从地质情况可以看出,构成边坡的土多老土,边坡属稳定边坡,基坑开挖 按设计放坡系数放坡。根据场地周围环境资料及地质勘察资料, 并结合经济、工 期等因素,采用喷锚支护施工。
一、喷锚支护的可行性
喷锚支护是以新奥隧道法为理论基础。在开挖形成的坑壁中,设置一定长 度和密度的锚杆体,锚杆体与喷射砼层结构形成柔性支挡体系。 挡土体系与坑壁 原位土体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形成一重力挡土墙式的支挡结构, 从而提 高坑壁的整体刚度与稳定性。在机理上属于主动制约机制的支护类型。结合本工 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基坑喷锚支护体系本身具有较强的应力和变形调整能力,可避免因 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整体破坏,变形较敏感段可在基坑开挖线上设置超前锚杆, 增加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
(2) 由于喷锚支护施工采用的是开挖一段支护一段的工艺流程, 因此可 对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变形作动态监测, 随时检验和调整方案,消除事故隐患,提 高技术安全性。
(3) 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工艺流程,施工时可交叉作业,互不干扰,因 此,可节省工程总工期。
(4) 喷锚支护由于充分利用了原位土体的强度, 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减 少工程造价。
施工前应调查清楚临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及埋深。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理论
(1) 本工程地质资料、基坑施工参数,基坑四周环境资料
(2)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2001)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99)
(4)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 97)
(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96)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 90)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 97)
喷锚支护设计理论采用:O 1喷射砼—钢筋网—锚杆支护土壁设计计算
方法,考虑支护与土体联合作用,并以注浆土钉设计作为参考后加以综合; ②工
程类比法:根据我公司的实际项目设计施工实例类比; ③信息反馈法:根据现场 施工实测位移值(即时监控)对本方案设计进行修正。
三、喷锚支护设计方案概述
1 、喷锚支护设计概述
根据土方开挖施工方案,需要作护壁的边坡实际高度为基坑边坡高度。
参照软件计算结果,根据本工程具体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 喷锚设
计方案如下:
锚杆排数:间距1.0米梅花布置,放坡系数按0.33考虑
锚杆长度:L=5m
锚杆刚材:螺纹25
锚杆孔径:D=100mm
锚杆泄浆孔:钻? 3~ ? 6间距20cm左右(呈梅花形),在锚杆入土端头1.5?
4.5处
锚杆倒刺:? 8 20X 20X 3护焊于泄浆孔处或用? 16螺纹钢护焊于泄浆孔 处
锚杆倾角:a=10° ~ 20°
钢筋网布置:? 8@150*150
加强筋:? 12@500
锚杆与喷射混凝土面板连接处用? 12螺纹钢焊接加强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石子 =1: 2: 2 混凝土强度C20
灌浆水灰比:1.4 ~ 1 灌浆压力:0.5 ~ 0.8Mpa灌浆强度:M25
喷射混凝土厚度:150mm
四、基坑喷锚支护施工组织方案
1、 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一平整坡面T孔位放线一成孔一锚杆加工和安装T灌注水泥浆一 补浆一制做钢筋网片并安装(挂网)T喷混凝土面层一定期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