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填报2006年度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查的通知.doc

发布:2017-08-08约6.2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填报2006年度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查的通知 根据中央组织部、农业部有关文件(组通字[2004]49号、农人发[2004]17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查指南》。 一、调查年度 调查年度为2006年1月1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二、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农村实用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这是作为一名农村实用人才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农村实用人才,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更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不唯学历,不唯书本,只要具备一技之长,懂技术、善经营,能管理,就可以成为农村实用人才。 第二,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要求。一方面,一位农村实用人才,能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自觉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把区域内的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一个成功的农村实用人才,在一定区域内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是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是可以复制的。 第三,对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衡量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一名农村实用人才,应该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直接或间接贡献。这是农村实用人才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个人才个体,如果没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即使知识再渊博,也不能算是农村实用人才。 第四,群众认可。这是认定农村实用人才的根本途径。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农村实用人才,需要有群众的认可。没有群众的认可,经营规模再大,效果再突出,也不能算一名合格的农村实用人才,这是在基层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评价农村实用人才的根本途径。 第五,人才的创造性。这是人才区别于一般人力资源的重要特点。从理论上讲,只有人才才具有创造性,形成人力资本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并按照资本法则获得回报,而一般的人力资源只简单地付出劳动获取固定工资收入。在实际情况中,作为一名农村实用人才,应该是一般农村人力资源中优秀的一部分,具有高于本区域一般水平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收益。例如,部分地区把超过当地平均生产规模5—1 0倍作为衡量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目前农村实用人才一般不超过当地农户的5%。 三、农村实用人才标准的确定 1、种植能手 A.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10倍以上,本次设定为10亩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和物质投入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30%以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其他农户平均水平3倍以上; B.本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是本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3倍以上(因灾害或其它不可抵御因素影响除外)。本次调查设定为人均1.5万元以上。 2、养殖能手: A.养殖规模是本村农民平均规模的10倍以上;或在同等市场条件下,同种单位养殖收入高于其他养殖户20%以上;或从事非当地传统物种养殖,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民平均年纯收入的3倍以上。 B.本户的人均纯收入是本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3倍以上(因灾害或其它抵御因素影响除外)。本次调查设定为人均1.5万元以上。 3、捕捞能手: A.是主要投资者或经营业主,非一般参与者; B.带领15个以上的渔民; c.在本村,其船只单位动力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其他船只。 4、加工能手: A.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业; B.其加工能力可以辐射本乡镇三个村以上; c.本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是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3倍以上。本次调查设定为人均1.5万元以上。 5、企业经营人才: A.是主要投资者或经营业主,非一般参与者; B.解决了5个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c.已开业3年以上,或从事企业经营5年以上; D.本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是本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以上。本次调查设定为人均3万元以上。 6、农村经纪人: A.是该活动的负责人或经营业主,非一般参与者; B.本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是本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5倍以上。本次调查设定为人均2.5万元。 7、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 A.属本村常住人口 B.在各类农民专业技术组织中担任主要负责人或从事技术交流、技术指导等工作的技术权威。 8、技能带动型人才: A.拥有定义中包括的一门以上的特长或技能,并以此为业; B.带动10人以上进入该行业;或向其他农民传授本人所掌握的技术; c.本户的年人均纯收入是本村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