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实践.pptx
汇报人:煤矿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实践2024-01-30
目录煤矿余热资源概述国内外煤矿余热利用现状分析煤矿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介绍应用实践案例分享效果评估与经济效益分析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01煤矿余热资源概述Chapter
余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未被直接利用而排放到环境中的热能,是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余热资源定义根据来源和温度等级,余热资源可分为高温余热(600℃)、中温余热(200-600℃)和低温余热(200℃)。余热资源分类余热资源定义与分类
03利用难度大煤矿余热资源往往分散、不稳定,且含有大量杂质,给利用带来一定难度。01煤矿余热资源丰富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包括矿井排水、空气压缩、瓦斯抽放等环节。02余热资源品质差异大不同煤矿、不同生产环节的余热资源品质(温度、流量等)存在较大差异。煤矿余热资源特点能减排通过回收利用煤矿余热资源,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余热资源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煤矿余热资源转化为有用能源,可提高煤矿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余热资源利用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综合利用意义及价值
02国内外煤矿余热利用现状分析Chapter
国内煤矿余热利用现状余热资源丰富我国煤矿数量众多,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资源,包括矿井水、回风、排水等。利用方式多样国内煤矿余热利用方式包括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余热制冷等,实现了能源的多级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进步,国内煤矿余热利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如热泵技术、热管技术等,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国外煤矿余热利用起步较早,拥有先进的余热回收技术和设备,如高效换热器、热能回收装置等。先进技术与设备国外政府重视煤矿余热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推动了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政策支持与引导国外煤矿余热利用产业链较为完善,从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工程应用等环节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合作。产业链完善国外煤矿余热利用经验借鉴
部分煤矿企业对余热利用的重要性和环保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煤矿余热利用项目投资较大,且运行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推广应用。尽管国内煤矿余热利用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如余热回收效率低、设备寿命短等问题。国内煤矿余热利用相关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投资与成本技术瓶颈政策与法规环保意识与认知存在问题与挑战
03煤矿余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介绍Chapter
包括直接接触式、间壁式、蓄热式等,根据煤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回收方式。回收方式回收设备回收效率主要有余热锅炉、热管换热器、热泵等,这些设备可有效地将煤矿余热回收并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通过优化设备配置、改进工艺流程等方式,提高余热回收效率,降低能源浪费。030201余热回收技术
将回收的余热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以便更好地利用。常见的转换方式有热电联产、余热发电等。转换方式主要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压缩机等,这些设备可将余热转换为机械能或电能。转换设备提高转换效率是余热转换技术的关键,可通过优化设备设计、改进转换工艺等方式实现。转换效率余热转换技术
利用途径将回收和转换后的余热用于煤矿生产和生活领域,如供暖、洗浴、干燥等。利用设备根据利用途径选择合适的设备,如散热器、热风机、干燥机等。利用效率提高利用效率是余热利用技术的核心,可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优化运行管理等方式实现。余热利用技术
04应用实践案例分享Chapter
该煤矿存在大量余热资源未被利用,同时当地电力需求紧张,因此考虑利用余热资源进行发电。项目背景采用余热发电技术,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煤矿排放的余热,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技术方案该项目成功实现了煤矿余热的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约标煤数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十万吨,同时缓解了当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实施效果案例一:某煤矿余热发电项目
技术方案采用余热供暖技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煤矿排放的余热回收,并通过热网将热能输送至周边地区进行供暖。实施效果该项目实现了煤矿余热的有效利用,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供暖服务,同时减少了传统供暖方式对环境的污染。项目背景该煤矿周边地区冬季寒冷,需要大量供暖,而煤矿存在大量余热资源未被利用。案例二:某煤矿余热供暖项目
123该煤矿所在地区夏季炎热,需要大量制冷,而煤矿存在大量余热资源未被利用。项目背景采用余热制冷技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煤矿排放的余热回收,并驱动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制冷。技术方案该项目成功将煤矿余热应用于制冷领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清洁、高效的制冷服务,同时降低了制冷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实施效果案例三:某煤矿余热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