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4_T 246-2024 规模化养鸡场臭气减控技术规范.docx
ICS11.220CCSB41
4114
商丘市地方标准
DB4114/T246—2024
规模化养鸡场臭气减控技术规范
2024-09-02发布2024-10-02实施
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14/T24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商丘市动物检疫和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商丘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睢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商丘市生态环境局夏邑分局、永城市畜牧发展服务中心、柘城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延津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起草人:孙超、任莹、时倩、苗寒、刘红英、张艳琴、贾莹莹、侯坤、李嵩、王艳婷、李俊娥、朱传玲、王建梅、刘敏、白蜡永。
DB4114/T246—2024
1
规模化养鸡场臭气减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养鸡场臭气减控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减控技术、效果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市区域规模化养鸡场臭气减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1262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NY/T2969集约化养鸡场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殖臭气
鸡场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主要有氨气、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
3.2
有组织达标排放
指养殖臭气收集净化处理后,通过高度不低于15米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3.3
无组织限量排放
指养殖臭气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高度低于15米的排气筒限量排放。
3.4
臭氧剂
指消除鸡场养殖臭气的产品,包括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生物除臭剂、植物除臭剂、复合除臭剂。
4总体要求
4.1鸡场选址与布局应符合NY/T2969的规定,并在场区周围设置遮挡隔离屏障。
4.2鸡场内外应定期清扫消毒,防止蚊蝇滋生,减少养殖臭气产生。
4.3鸡场废弃物堆放场所和粪污贮存处理设施应封闭遮盖,控制臭气扩散。
DB4114/T246—2024
2
4.4鸡场应选择使用能对氨气、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具有减控作用的除臭剂。
4.5圈舍风机出风端设置臭气收集、除臭灭菌、降氨除尘等臭气处理装置,减少臭气直排和逸散。
4.6有条件的规模场可建设由布水模块、除臭网墙、循环水槽、泵水模块、智控模块构成的减氨降尘系统,提高除臭降尘的效果和效率。
5减控技术
5.1源头减臭
5.1.1合理降低日粮蛋白
选用优质饲料,降低日粮蛋白含量1%以上,通过补充其它必需氨基酸满足鸡只生产需要,减少臭气产生。
5.1.2添加益生菌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益生菌,调节胃肠菌落平衡,提高机体消化吸收率,有效减少鸡粪产生。
5.1.3及时清理粪污
及时收集处理粪污,减少臭气产生和外溢。
5.2过程控臭
5.2.1除臭剂控臭
对不易封闭收集臭气的粪污贮存发酵场所喷淋除臭剂;对密闭粪污沟和粪污处理区等不易喷洒之处,可将配制的除臭剂溶液直接从入口倒入,控制臭气扩散。
5.2.2堆肥喷酸控臭
堆肥翻堆时喷洒适宜浓度的乳酸液,减少氨气等排放。
5.2.3圈舍喷淋控臭
5.2.3.1使用全自动高压微雾喷淋装置对圈舍全方位带鸡喷淋,每天喷淋1次,每次喷淋10min-15min。
5.2.3.2喷淋装置中加入益生菌复合菌剂稀释液,经雾化后喷洒。菌剂由特殊选育的脱硫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益生菌组成,稀释比例为1:20。
5.3末端除臭
5.3.1圈舍风机口喷淋降尘除臭
在圈舍风机口后端建除臭间,除臭间设置水洗间和雾化间,臭气先经水洗间洗去粉尘和大颗粒物质,再经雾化间与除臭剂发生反应,通过沉淀、吸附、转化后无组织限量排放。
5.3.2粪污处理区收集臭气净化
DB4114/T246—2024
3
对粪污处理区封闭设施内收集的臭气采用碱洗涤+生物过滤工艺除臭。粪污处理区集气罩封闭后,臭气经排气管道在负压下进入碱洗涤塔,臭气中的颗粒物、粉尘、氨气、硫化氢经过碱液喷淋洗去大部分后,挥发性有机物类臭气物质进入生物滤塔,再经微生物吸附降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