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第2章第1节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
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
二、教学方式
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丁达尔现象的FLASH,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丁达尔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3.资料搜索 :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网络、书籍)等方法自学。
? 三、教学构思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除了讲述课本的内容之外,也先把分散质的概念提出来。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
[学生讨论]从状态分类,从用途分类等等,但是不能清晰的说明分散系的含义
[老师提示]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
[学生阅读]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什么是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什么是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
[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9种,将全班同学分成九组,各组代表一种分散体系,完成三份任务:
第一:自己组代表的分散体系,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最少提出两例。如液-液:食盐水、酒等
第二:最少查找一篇关于胶体运用的资料,可以上网查找,也可以翻阅书籍或咨询专家
第三:各组分别带茶,可乐,豆浆,牛奶,蛋白粉溶液,蛋清,盐水,醋,白酒回校
1、九种分散体系——分类的思想
[老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布置了三个任务,首先我们来检验一下,看看哪个组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学生讨论]各个组发言
(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某些组举了同一个例子,出现了争论,比如牛奶,有的认为是液—液,有的认为是固—液,另外有的组通过翻阅资料举出了很多例子,但是解释不清楚,比如珍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正反映了学生概念的不清晰,在后面的讲解当中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
[总结]哪些例子是正确的,究竟是什么分散在什么里面,完成以下表格。
分散相 分散介质 实 例 气 液 肥皂水泡沫、灭火泡沫、汽水、自来水 液 液 白酒、醋、煤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牛奶,豆浆,石油 固 液 食盐水、糖水 气 固 馒头、木炭、砖块、泡沫塑料、冰箱吸味剂 液 固 湿砖块、珍珠、受潮的固体物品、干燥剂吸潮 固 固 合金、有色玻璃、有色的塑料制品、蓝绿宝石 气 气 空气、爆鸣气,排气法收集的气体 液 气 云、雾 固 气 烟、尘 ?
2、以分散质为液体为例再分类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
分散系 粒子大小 溶液 1 nm 胶体 100nm 浊液 100nm 注:1nm=10-9m
[老师提出问题]这种分类方法很明确,但是实际生活当中却不方便衡量。如果两份外观几乎一样的液体,该如何鉴别?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为例来进行实验与探究(茶,可乐,豆浆,牛奶,蛋白质粉溶液,蛋清,盐水,醋,白酒),完成下列表格:
? A可乐 B盐水 C白酒 D香醋 E豆浆 F蛋白质粉溶液 G蛋清 H牛奶 I茶水 稳定性 ? ? ? ? ? ? ? ? ? 均一性 ? ? ? ? ? ? ? ? ? 激光笔照射 ? ? ? ? ? ? ? ? ? 透过滤纸情况 ? ? ? ? ? ? ? ? ? 透过半透膜情况 ? ? ? ? ? ? ? ? ? ?
【学生讨论】其中一部分,均一、稳定,激光笔照射没明显现象,可以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它们的粒子半径小,属于溶液。
还有一部分,均一稳定,激光笔照射有光路,可以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它们的粒子半径较小,属于胶体。
还有一部分,浑浊,不稳定,激光笔照射没明显现象,不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它们的粒子半径大,属于浊液。
【总结】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