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药理学》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肾上腺的功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理功能必需基团 基本结构为甾核 C3的酮基 C4-5的双键 C20的羰基 盐皮质激素化学结构 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 C17上有-OH,C11上有= O或-OH; C1-2的为双键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C16、C9同时引入-F,则抗炎作用和水钠潴留作用都明显增强,如氟轻松,只能用于皮肤的局部抗炎。 【糖皮质激素分类】 1.短效:氢化可的松,可的松(转化成前者才生效)2.中效:氢化泼尼松(泼尼松龙),泼尼松(强的松)(转化成前者才生效)甲泼尼龙,曲安西龙(去炎松)3.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口服易吸收,与血浆蛋白大部分成结合状态,在肝转化与GA结合从肾排。 2.严重感染或炎症 1)伴有毒血症的严重感染:足量有效抗菌药 2)某些病毒感染:严重传染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乙脑 3)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心,骨膜炎等 风湿热,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症异体器官移植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荨麻疹,枯草热,血清病等 2.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抑制之故加有效抗菌药合用;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缓 5.延缓生长 6.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由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反溃抑制ACTH分泌,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米托坦 选择性使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及网状带细胞萎缩、坏死,不影响球状带 美替拉酮 抑制11β – 羟化反应,干扰11-去氧皮质酮转化为皮质酮及11-去氧氢化可的松转化为氢化可的松 思考题 ?1.糖皮质激素临床用于何种感染性疾病?其意义什么?应用注意? 2.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3.糖皮质激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4.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有哪些? 2、抗免疫作用: 对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强,体液在大剂量时才明显。作用多个环节:(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2)破坏淋巴细胞(3)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和阻止免疫活性细胞增殖 (4)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抗体生成? (5)稳定肥大细胞膜?致炎物释放??过敏反应?。 3、抗毒作用: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损害?,表现为解热,改善中毒症状,但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损害亦无保护作用。 作用机制: (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热原释放、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敏感性 (2)与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结合,阻止其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内毒素不是蛋白质,因此非常耐热。 外毒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产物,并扩散到环境中,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4、抗休克作用: 超大剂量可对抗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可能的抗休克机制:(1)加强心收缩力:稳定溶媒体膜,使心肌抑制因子生成?,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2)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重要器官供血、氧。(3)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减轻微血栓形成。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1)红细胞?、血红蛋白?、 血小板?、纤维蛋白元?;(2)中性粒细胞?,但功能?;(3)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6、其他作用: (1)退热(2)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欣快、失眠、可诱发精神失常和癫痫。(3)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4)对抗VitD对钙的吸收作用,久用易致骨质疏松。 【临床应用】1.替代治疗:用于急、慢性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作替代治疗。 ( 3.休克: 感染性休克:在有效抗菌素下, 早、短、大剂量使用。过敏性休克:次选,与首选药 肾上腺素合用。 心源性休克:结合病因治疗。 低血容量休克:补液,输血后 超大剂量使用。 4.治疗炎症及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5.自身免疫性疾病: 6.血液病:粒细胞减少症,急淋,再障,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停药后复发。7.局部应用:(1)眼科:结膜炎,虹膜炎等(2)皮肤科: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 【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低血钾等。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重症皮肤萎缩纹 7.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8.精神失常:精神病或癫痫病史禁用 9.白内障、青光眼 【禁忌症】 严重高血压,骨折或创伤恢复期,糖尿病,溃疡病,角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