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奕?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煤矿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2.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战”指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
3.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提到:赔款为对人民的直接压榨,驻兵保护使馆区及北京至海口交通为对政府的监视,使馆区域较以往扩展数倍;界内归使馆管理,华人不准居留;筑垒架炮,警卫森产,形同京市内的敌国。上述材料评价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武帝初即位,大臣认为“诸侯连城数十,太强”,并向武帝数奏其过恶,要求对他们“稍侵夺”。为此,汉武帝()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削弱王国
C.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D.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6.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告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7.初三(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丰富多彩
B.普遍使用移动电话
C.自驾游流行
D.人民饮食结构单一
9.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0.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导致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B.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恶果
C.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
12.25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林地损失近3亿英亩,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A.恐怖主义问题 B.贫富分化问题
C.环境恶化问题 D.毒品泛滥问题
1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竟然增加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大增
B.北洋政府加重人民负担
C.北洋政府期间天下大乱
D.北洋军阀之间相互倾扎
14.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伏尔泰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凡˙高
15.1933年,在一片萧瑟凄凉的危机景象中,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大胆试验,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
A.调整农业
B.整顿金融业
C.兴办公共工程
D.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