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2025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2025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全球通史》指出,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苏俄政府作出“让步”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国内外敌人的联合进攻 B.调整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
C.引进外资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2.“黑奴贸易持续了几百年,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西方国家从中掠取了大量财富。非洲则损失了上亿人口,社会经济严重倒退。”材料论述了黑奴贸易的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危害
3.“九成云外凭栏眺,万福灯火水连天”,2015年在扬州建成的我国首座塔梁古建相结合的城市地标性大桥是
A.润扬长江大桥
B.新万福大桥
C.扬州文昌大桥
D.五亭桥
4.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后的十年间,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成员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表述的是该组织的
A.成立背景
B.建立过程
C.活动方式
D.积极作用
5.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下列哪个是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工业企业()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6.路遥小说《平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8.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9.“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之一。下面的史实与结论符合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签订
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1949年10月,德国分裂
美苏“冷战”开始
D
直到1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巴拿马人民维护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A.A
B.B
C.C
D.D
10.“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实现的途径是俄国爆发了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独立战争
11.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
12.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设立经济特区
1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军事集团 B.经济实力 C.外交政策 D.人权问题
14.“农奴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15.驳斥“台独”分子的言论证明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有一部分,可依据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下列哪一国际文件便能起到这一作用?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雅尔塔协议》
16.如下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17.一部反映楚汉战争时期的电视剧,其中的一幕情节是,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为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这一情节()
A.基本符合历史场景
B.严重违背史实,当时中国没有佛教
C.应当取材于正史记载
D.应当是民间传说
18.1840年爆发的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