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抱怨可以达到宣泄、找到归属感。但也会导致不去适应,进而进一步被边缘化。 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光环效应) 找到我们当前的压力源,我当前的压力源自什么?要考虑这样的一件事情导致我有这样大的压力,是否合理。 比如:你很幸运的在大街上邂逅了舒淇,心跳120下,这属正常。那天你去菜市场买菜,跟卖白菜的大妈产生了同样的生理反应,这可能就需要注意一下了。 压力本身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不适,即便是有价值的压力也是一样,这种不适导致我们容易对压力产生误解,从而导致我们的压力被循环放大。换句话说有时我们的不正常源自于我们将正常当做不正常。其实在任何的工作中都会有压力,是否是因为我们过分关注自己的压力导致自己的感觉被放大。例如:演讲和考试。 首先我们需要放下的由压力带来的压力,因烦恼带来的烦恼。 辨析自己的压力——我们可能没那么糟 以问题为中心 而非以情绪为中心 如果情绪不好,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 …当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尤其如此。 当我们整天想着怎么才可能开心一点、我的幸福到底在哪儿的时候,是一个对不良情绪强化的过程。情绪不好只是我们遇到问题时产生的副产品。 回避:努力不去想这个情境,所以能尽可能多或尽可能长时间地回避焦虑。“担心也没有用”,“别想它了,想点别的吧”。 森田正马:“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事实上有些问题当我们真正开始面对的时候,我们的压力会随之变小。压力如狗。接纳就不是拒绝,如果接纳不了,最起码的是能做到搁置情绪。“在情绪状态之下,我仍然可以做事情” “向左走 向右走”——调整认知 心态调整的核心 (事件) (认识、观念) (情绪或行为反应) D 劝导干预、自我辩论 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 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 E 效果(不良情绪或行为消除或减弱) A B C C=A×B 不合理的认知的特点是:“绝对化”、“一定”、“必须” 合理的认知特点是:“有弹性”、“可以”和“可以不” 是对生活充满理解和弹性的信念;对生活充满原谅和感激的信念;对人生充满耐心和希望的信念。 艾里斯在他的著作中说所有的不合理信念的背后,主要有三个想法: 我一定要表现杰出,否则我就是个没用的人! 我一定要受到别人公平的对待! 我的人生一定要顺利,一定不能有挫折! 跳出完美主义的陷阱 严师出高徒,严师的完美主义倾向更为明显。非好即坏(幼儿式的二分法),要不是绝对的好,就是绝对的坏。 情绪化,工作中宽容缺乏,包括对待自身和学生。同时完美主义者比较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完美主义的人必然伴随过度的自我批评,并对工作设置过高的标准。 平衡工作与家庭——玩好我们的跷跷板游戏 《第五项修炼》对于家庭与工作角色的冲突提出“富者愈富”模式。 自己用于家庭的时间减少,关系不佳,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更避开关注家庭问题。此时我们可能更加倾向于在工作上投入更大的精力,避免回家看到不快乐的另一半或令人头痛的子女。 “沉重的书台,不可当你的救星,凭什么抢走你忠贞。可否发挥你十秒不工作的热诚。” ——《工作狂》(郑希怡) 好为人师 “溢出” 一种角色中所持有的态度、情感会延伸到另一种角色之中。这在所难免,但如果溢出的太多就容易导致教师角色的冲突混乱,最典型的就是教师角色同家庭角色的冲突。 角色窄化 给自己一个时间,走出这个模式,静思一下: 兼顾工作与家庭是不是我的愿望(这并非一个无关紧要的质问) 认清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做出一个决定 诚实的对周围的人说出自己的决定 不要勉强他们同意或表面上支持自己的决定 设定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这个界限很难是时空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界限。不是绝对的平衡,就像跷跷板一样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并且转化为一种生活的常态的时候,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会成为良性的互动,而不是恶性的循环。是角色的融合而不是角色的冲突。 时间管理——做驾驭时间的高手 重要但不紧急 紧急又重要 紧急但不重要 不紧急也不重要 1 2 3 4 我所知道的生活中最悲惨的人,莫过于拖拖拉拉地生活的人。我们都梦想地平线外有一座神秘的玫瑰花园——而忘了欣赏今天盛开在窗外的玫瑰花。——卡耐基 克服拖延 压力 时间 拖延曲线 拖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当我们没有充足的剩余时间来完成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拖延在短时间之内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安慰,但长远来看,会增大我们的工作压力。 拖延是否因为面对的诱惑太多。 拖延习惯与完美主义的想法之间有联系,完美主义(为我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