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研讨(文本).doc

发布:2017-08-30约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04.0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研讨(文本) 王卓:欢迎老师们参加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将就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考试开展讨论,欢迎各位老师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和建议。欢迎各位老师就新教材及其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展开讨论。 关于文字教材修订的说明 目前使用的文字教材由北交大姚谦峰教授主编,与最初天大王铁成教授主编的原教材的主要区别是:增加了“公路桥梁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一章,使得教材同时适应建筑工程方向和道路桥梁方向的学员使用。 但是由于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将于2011年年内实施,原先主要根据2002版规范编写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已不能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有必要及时对原版教材进行修订,将现行规范的最新内容在教材中予以体现,以供教材使用人员在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参考应用。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涉及到的修改内容 新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涉及到混凝土构件基本设计理论方面的修改主要有以下方面: 1.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2.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3.修改了偏心受压构件考虑杆件自身挠曲影响的弯矩设计值计算; 4.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5.宽度大于0.2mm 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6.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 7.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 8.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9.提出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考虑厚保护层、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 10.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降低。 11.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 12.调整先张法布筋及端部构造,后张法布筋及孔道布置的构造要求。 13.调整、完善后张法锚固区局部受压设计及间接钢筋、防裂钢筋的配置要求。 14.增加曲线预应力筋弯弧曲率限制及凹面防崩配筋计算及有关的构造要求。 15.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的上限不再做强制性规定。 16.补充了跨高比小于2.5 的连梁以及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 另有其他相关设计理论及构造规定也做出了部分调整。 关于现行文字教材与原教材的特点对比分析 力学背景强,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结构计算公式都有其深刻的力学背景。 尽管新教材与原教材(王铁成主编)依据相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02规范)编写,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表述上也有所不同,比如,新教材中关于变形模量的表述与原教材就有些差别。 从教材的可读性来讲,也就是从是否适合学员自学的角度,新旧教材基本差不多,或者说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新教材每一章的开头都有学习目标,能够促使学员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尾都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学习内容,这方面新教材优于旧教材。但是,旧教材是经典教材,是以天大土木本科生教材改编而来的,教材中包含了主编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更适合学生读,而新教材某些章节在编写上,感觉更像是专著的写法,比如,新教材的第10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的第3、4节包含了太多的复杂公式推倒,对于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来说,难度都很大。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多多交流研讨! 关于期末考试命题 鉴于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公式繁多,为了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的做法是对于计算题,在题后给出了参考公式,这样学生只需记住结构计算的步骤及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含义即可,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目前卷库中试卷都是两道计算题,每道10分,第四章、第五章各一道。 目前的学生支持服务情况 1.网上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1次):主要是面向学员的期末复习指导和答疑; 2.网上教研活动(不定期组织):面向课程责任教师的教学交流与研讨,以课程资源的使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讨内容。 3.午间直播课:目前已经有三讲,一讲是课程介绍与学习指导,另两讲是各章的重难点辅导与习题课,其中习题主要是形成性考核册上的典型题目(简答题和计算题)。 4.课程论坛:欢迎老师和学员们随时交流。 5.期末复习指导册:课程网站上已经挂了电子版,目前又补充了一些新试题,已提交杂志社,本学期末正式出版。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分析一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在于学生自身因素和本课程的难度,而对于面授教师则应从自身去尽量改变学生现状,比较好的做法的是: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精心安排好每一堂课,充分调动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