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标准
机电工程系
机制教研室
二〇一三年六月
目 录
一、课程描述 2
二、课程定位 2
三、课程目标 2
1.能力目标 3
2.知识目标 3
3.素质目标 4
四、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4
1.课程设计理念 4
2.课程设计思路 4
3.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 5
五、实施建议 7
1.教材选用
2.教学场地
3.教学方法与手段
4.师资要求
5.考核评价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六、编制说明 9
一、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类型:职业专业能力课程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课程学分:5
总学时:66
二、课程定位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职业专业能力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根据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性学科。课程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工艺理论部分和零件加工工艺部分。从课程内容来看,该课程有两大特点:第一,综合性。涉及多门课程相关内容,如:机械制图、、、等课程;第二,实践性。教学内容是生产实践的总结,且又指导生产实践。所以,要学好《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并能较熟练地操作1-2种机械加工设备,能够根据中等复杂程度的图纸编制加工工艺,并完成零件加工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边学边做”,使学生具备工程机械典型零部件加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提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与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和方法的能力。
1 能力目标
①能够根据图纸要求,合理选择加工方法(车、铣、刨、模)及机床,并确定加工参数。
②能够根据具体零件,进行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加工精度与加工表面质量)和产品装配质量分析的能力。
③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正确实施零件的装夹、定位,合理地选择最优工艺方案。
④能够制定及实施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⑤能够运用当前制造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积极实现改革与创新。
⑥根据图纸要求和零件结构,能够选择合适的毛坯制造方法。
2 知识目标
①理解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原理,并能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等。
②理解机械加工过程与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
③掌握典型零件(轴类、盘类、套类、箱体类)机械加工过程与工艺规程的制定。
④了解、掌握零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和产品装配质量分析的能力。
⑤了解装配的概念、装配工作及装配的类型,熟悉装配尺寸链及其方法,熟悉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制订原则、方法及步骤。
⑥熟悉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制造过程。
3 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细心严谨,勇于钻研的职业素质。
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真理、诚实可信的道德素质。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人沟通及信息处理的社会能力。
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能力。
四、课程设置理念和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依据“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机械加工操作、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线,兼顾学生后续发展需要,选取符合机械类企业机械加工要求的机械加工制造知识、素质和能力为教学内容;在基础知识的选择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服从培养能力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设计思路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行业之一,,,,,,(群)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进行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的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 1 课程设计思路
为满足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群),
图 2 职业岗位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机械制造加工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实战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训练学生运用最基本机械加工制造的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