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足月妊娠引产应用米索前列醇50例临床护理分析.doc

发布:2017-08-27约2.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足月妊娠引产应用米索前列醇50例临床护理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的效果和护理对策。方法:将要求引产的100例孕者分成两组,米索组50例引产前阴道置米索片;对照组为缩宫素组50例,给予静滴缩宫素,适时护理配合,观察引产有效率和产程时间。结果:米索组引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产程缩短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足月妊娠引产前阴道置米索,可促发宫缩,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产程;适时的整体护理可为引产前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心理准备。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妇幼保健;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128-02 近年来,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晚期妊娠使用的引产手段之一。现将米索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6月在我站住院的足月妊娠初产妇,均为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产科禁忌证者100例,随机分为米索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米索组:将米索50 μg经阴道放置后穹隆,平卧0.5 h,产程进展慢者每3小时重复用药1次,至正式临产,最大用量为150 μg;如产程中宫缩欠佳时可用少量缩宫素点滴加强宫缩直至分娩。缩宫素组:缩宫素2.5 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从8~10 滴/min开始,30 min无反应可逐渐增加滴速,最多不超过40 滴/min。 1.3 观察标准 用药前孕妇均经无负荷试验(NST)检查为反应型。用药中观察孕妇一般情况、规律宫缩出现时间、宫缩强度及持续时间、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用药后24 h分娩成功者为引产有效;24 h未能分娩者为引产无效。 2 结果 2.1 引产效果 米索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产程时间 米索组第1、2产程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均短于缩宫素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h) 3 护理 据文献报道[1],米索单独阴道给药或配伍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有效。用米索前列醇引产,其宫缩出现快、产程短,可提高引产成功率;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药代动力学表明,直肠/阴道局部用药较之口服具有血药浓度稳定、作用持续时间长[2]、副作用小等优点。我站临床选择设立引产前阴道置米索组与静滴缩宫素组对照,结果表明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3.1心理健康宣教 米索置药用于终止早、中期妊娠报道甚多[3],而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近年引产新方法[4]。因此产妇感到陌生、紧张在所难免,但其效果肯定。特别是初孕妇对此手术产生恐惧心理,经产妇因多次早孕钳刮宫颈损伤,瘢痕组织产生,宫颈坚韧,扩张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结合孕妇的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措施、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好处及注意事项,减轻孕妇精神上的负担与心理压力。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宫颈不成熟的孕妇,在决定应用米索后,向孕妇耐心解释用药指征、药理作用及安全性,向孕妇讲明自然分娩机制和引产方法,说明在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少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提示用药后可能有的临床症状,如出现见红、腹部阵痛是药物促宫颈成熟引产有效的表现,以消除孕妇的恐惧心理。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了解宫颈情况,及时告知孕妇引产效果,增强自信心。 3.2 用药期间的监护 孕妇放药后,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的压迫,有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并利于药物在阴道内充分溶化吸收。用药后,应防药物脱出,注意观察有无腹痛、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等副作用,个别于药后数小时出现轻微恶心、头昏症状,给予按摩穴位合谷、内关,使症状缓解。 3.3 产程整体护理 加强产时监护,根据子宫收缩的情况由专人随时调整滴速,以防出现子宫收缩过强。米索前列醇的作用及个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一些产妇在第1产程中会出现宫缩过强。因此临床上应对宫缩过强的产妇加强管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宫缩情况,增加肛查次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米索组第2产程所用时间亦短于缩宫素组,且宫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此时应嘱咐产妇摆好体位,做好准备。宫口开大2~3 cm时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量及颜色。仔细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及阴道、子宫颈有无裂伤,并及时缝合。 产妇应在产房留观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