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实证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实证探究一、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研制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
我国的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的国民体质近20多年不断下降。2010年初公布的国民体质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再次下降,从最能反映体质的肥胖和近视状况就可见一斑。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27%为胖墩儿,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校园里的“眼镜胖墩”现象令人堪忧。
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的开发是促进青少年体质提高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一个热点。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也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相应的研究方案。如日本东京体育大学郑木健雄先生在《微笑着跑》一书中巧妙地运用青少年集体项目的手段与方法,增强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青少年体能素质;滨田靖一撰写的《快乐健身法》一书提出多种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游戏与竞赛活动,为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借鉴;德国克劳斯2004)提出了体能训练晴雨表,为趣味性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启示。我国部分学者与专家也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鸿江教授主编的《青少年体能锻炼》(2007)一书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提出青少年体能锻炼的方法与负荷要求;邱丽玲在《中国跳绳竞赛项目设置与竞赛方法研究》(2009)以首部中国跳绳竞赛规则的整理和修订工作为背景,研究中国跳绳集体竞赛的项目设置与竞赛方法等相关内容,推动了广大青少年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虽然对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具有指导性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还十分少见,缺乏具体可行的直观素材和实践运作思路,特别是在我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局面下,急需从教学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等领域开拓思路,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目标。
二、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的创新研究与设计
1.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的内涵
本研究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明确了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内涵:趣味性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是指采用集体活动形式,运用丰富多彩的快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完善中小学课内外教学与训练内容的一种创新活动。它是正规的、简化的自定规则所进行的集体参与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活动或比赛,即在学校范围内,以集体主义教育和团结协作精神为目的、能够在体育课上也可在课外时间开展的各种正规、非正规、自组织的用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的快乐体育活动。
2.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的创新设计
在宏观上,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视角出发,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指导,研究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的开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研究学校开展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提供研究基础和思路。
在微观上,从学校体育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理念出发,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为目标,研制与开发出青少年集体锻炼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体能素质练习手段与方法,拓宽青少年集体锻炼的运动处方,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教学模式,养成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呈现方式上,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融田径运动、游戏、快乐参与为一体,用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了单调枯燥的练习。其特点是将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用学生集体参与的方式进行创编,通过集体“玩”的形式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它能够巧妙地展现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感受到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成功体验;它操作简便、灵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按人数分组,比赛只有集体的胜负,不计个人名次。
三、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的案例介绍
本课题组成员在北京第47中学经过调查、访谈与授课实践创编了青少年趣味性集体锻炼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用三台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分层面进行现场同步高清拍摄,并对视频进行了剪辑、分析与整理,主要对青少年集体锻炼项目在游戏目的、游戏准备、游戏方法、游戏要求、拓展方法或注意事项五个方面进行内容说明,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例1:
游戏名称:集体前进摆腿
游戏目的:锻炼下肢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画出相距20~30m的起点线和终点线。
游戏方法:6~10人手牵手站成横排,排距3~5m。游戏开始后,一起向前走两步做一次外摆腿练习,两腿交替行进。
游戏要求:
1.摆腿方向、幅度、节奏一致。
2.手牵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