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技能大赛对能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doc

发布:2017-03-05约4.3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职业技能大赛对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刘长灵、林七七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创新技能的应用。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创新,对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 科技的进步带来技术的变革,培养掌握相关技术的人才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人作为第一生产力,其技能以及创新力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也就是顺理成章地成了推进人才培养革命的主力军。而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培养的同时,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研究人才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一、高职院校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创新人才的培养早期更多的是出现本科院校。随着国家对自主创新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也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高职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创新技能应用型。所以其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客观规律和社会需要,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前人或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做出新成绩的能力。人才的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出现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其冲突可想而知。所以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消除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模式的改变到实际的推行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如: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未能及时更新;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落后等等问题。所以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二、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教育的创新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 设计和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高职院校开展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三、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职业技能竞赛,尤其是大型的国家级竞赛,已经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既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也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技能。既能彰显国家高职办学成果,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随着技能竞赛的规模逐年增大,其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技能大赛提供一个平台 职业教育在中国走的路并不长,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接受。而技能大赛一方面可以给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展示办学水平的平台,同时也给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高职院校能拓展视野,及时了解业界前沿技能,促进教师提升技能,选拔优秀学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等。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也找到了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技能大赛让高职学生看到一种希望,一种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对成才的渴求。使之明白企业需要怎样的人和怎样的能力。让其看出差距,并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 2、技能大赛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技能大赛”环节的设计,是我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培养理念的一种体现。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和传统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强调“技术能力”的培养,主张知识、技能和态度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一素质结构主要包含完成职业任务所具备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基本职业素质、职业岗位应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几方面。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趋多元化,社会不仅需要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同样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因此“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定位,这种以“技能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理想思维的使然,也是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对接与回应。所以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构建中就要突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 3、技能大赛引导职业教育的改革 高职院校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更好找准改革的目标。人才培养的水平要得到行业企业的认可,而通过举办技能大赛能够把职教改革的理念逐步渗入到职业院校当中,形成一种推动改革, 鼓励创新、提高质量的氛围。技能大赛是影响职业院校的“风向标”,能促进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进一步落实,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同时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引导,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四、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 1、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管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