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doc

发布:2017-01-14约8.4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一、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自去年7月被授牌为宁波市区域信息化工作试点单位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信息办、市府办信息中心的大力指导下,我区信息化工作根据省市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工作推进速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重点,组织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 1、深入制订信息化规划。 按照省、市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和我区的整体规划,去年八月起,我们开始着手编制《北仑数码港规划》,对我区的信息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底。目前《“北仑数码港”系统调查报告》和《“北仑数码港”规划报告》初稿已经形成。按照5年规划目标,规划编制遵循先进性、可操作性和具有鲜明的北仑特色的原则,涵盖了我区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提出我区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了全区信息资源的整合,指明了我区信息化工作方向。 2、大力加强基础网络建设。 全区已建成了覆盖全区的以光缆为骨干的千兆语音数据传输网络,基本可以满足各种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按照市政府要求,全区党政部门以及下属单位、街道(乡镇)共71个单位中,已经有69家接入政府专网,其中5个街道、3个乡镇已经全部联通,并建成了自己的局域网。以区党政信息网为核心的计算机专网已经基本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在公众基础网络建设方面,以电信为龙头的各大网络信息企业,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加快技术更新、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已建成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道)、村居光纤传输网和宽带接入网,网络全面实现宽带化,可提供fttx+lan、adsl、vdsl等多种宽带接入方式。全区互联网骨干电路出口带宽达到2.5g,实现了公众多媒体网、科技网、教育网等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并与国际互联网实现联通。 3、不断完善门户网站建设。 “北仑之窗”门户网站于2003年1月1日正式推出,目前开设了北仑概况、政务公开、网上服务、招商引资、党政文库等五大块主要栏目。网站正式运行一年多来,先后通过五次改版, 目前网站首页访问量已经达到60余万人次,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网站主要特点为:参与面广,全区各街道、镇乡和50家市核定单位100%建成了网站或网页,并在“北仑之窗”网站上建立了链接,15家非核定单位也已建立网站和网页。互动性较强,2003年8月,“北仑之窗”推出了全新改版的“区长信箱”栏目,并逐步形成了网上信访平台,投资者和群众可以在网上直接给区政府领导写信,反映问题困难,提出意见建议。在区领导和区政府办公室的重视下,信箱开通以来,影响面日益增强。信息交换较及时,网站充分发挥对外宣传作用,通过本地要闻以及北仑概况、招商引资、实事工程及各类动态专题等栏目宣传北仑,吸引群众上网浏览,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其中本地要闻栏目自5月份正式划归信息中心后,逐渐规范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性,每天有 14条左右信息量滚动播出,其他栏目信息按照文件规定及时、准确进行更新。今年2月,还开通了国内外滚动新闻栏目和网上图书馆、视频北仑等栏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服务功能较全,按照强化服务的宗旨,网站不断扩展各项服务功能,在主页先后开设了便民生活、查询服务和健康咨询三大服务版块。主要为上网群众提供有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服务信息以及就业、医疗、办事、政策解答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栏目的开设,不仅方便了广大群众,而且也为各服务行业搭起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尤其是健康咨询开设以来,更是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已有近百位患者从这个栏目得到了网上医生的就诊。在去年全市党政十佳网站评比中,“北仑之窗”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市47个参评网站中名列第二名,11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 4、全力实施“动态北仑”项目。 为使区领导及时、直观地了解有关信息并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管理扁平化,我们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利用国际先进的无线传感技术实施动态北仑项目实时。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了“动态北仑”系统的一期项目,共11个视频采集点,并通过北仑之窗网站向社会现场直播。为配合禽流感防治工作,白峰汽渡和高速公路两大入口的监测点也已开通了视频监控管理,有效地配合了防治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开展了动态北仑规划的调研工作,计划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面广、组网灵活、安全保密的优势,整合环保、公安、水利等部门资源,建成北仑行政信息动态实时系统平台。 (二)分类推进,全面启动政府、企业和社会信息化 1、加快电子政务进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利用网络强化管理职能。目前,我区政务公开、服务全面、互动及时的信息交换平台已初步构筑运行,各主要职能部门在建立网站网页的基础上,部分单位还实现了网上办公。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