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校准曝光和显影时间以做到完善的影调控制.pdf

发布:2019-07-05约4.4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摄影教室区域曝光法 区域系统—第四部分   校准曝光和显影时间 以做到完善的影调控制   拉尔斯·耶尔博格      江少军译     胶片速度和显影时间并非像我们头脑中理解的那样是个确定的值。相反,我们经常需要调整他们以保证照 片有丰富的暗部层次和适当的反差。胶片厂提供的胶片速度和显影时间只能作为我们调整的出发点。这里, 我们将学到根据我们的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校准他们。只要能够掌握到这些方法中的一、两种,你的黑 白照片就能够很容易的印放,照片质量也会变的更好。   为什么要校准   校准胶片的感光度是因为照相机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并不总是准确的。因此,曝光值不能被准确设定, 胶片的显影时间也就不能完全按照胶片厂的说明去做。如果相机的快门速度比标定的偏快,光圈比标定的偏 小,胶片就会被欠曝光。这样最后的照片就会失去很多暗部细节。简单地做一下校准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 发生,为自己的设备提供一个正确的胶片感光度,保证照片暗部层次的充分表现。   底片的反差取决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使用的胶片和显影液。每一种不同的胶片和显影液组 合都需要一个相应的显影时间。但是,反差也要受到显影时间,搅动,显影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通常,在 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底片的反差随显影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理想的反差此时并不能确定,还要 取决于放大机的光源,使用的印相纸和个人的品味。此外,还要根据摄影光线的情况改变显影时间,以始终 保持底片的反差不变。使用散光灯的放大机比使用聚光灯的放大机要求较高的底片反差。如果使用高反差相 纸就要减少显影时间以免照片的反差过大。所有这些乍一看似乎很难掌握,有这么多的变量需要考虑。但实 际上并不复杂,以下就要告诉你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   校准的原则   影调标尺是由黑色开始到白色而结束的。黑白之间有各种不同的灰度。这些灰色调相对于黑白之间是可以 予知的。如果我们能够校准黑色和白色,自然而然也就控制了所有的灰色调。通常,标尺是由7个级差所组 成。测光点是在标尺的中央,距黑白两端均为3 1/2级。校准时,我们先要检验在标准曝光和标准显影条件 下,黑区和白区所在的位置。如果必须的话,就要调整这两个区域以获得完善的控制。我们将找到如何曝光 以准确再现黑色,也将找到如何显影以准确再现白色。如果掌握了这两点,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灰度了。   校准胶片感光度   让我们先从几种校准胶片感光度的方法开始。通常,人们按照胶片厂推荐的胶片感光度设置测光表。如果 使用现代35mm相机,甚至让相机自己去识别胶片的感光度。在一般情况下,也就需要做这么多了,但我们还 是建议大家检验一下,用这种普通的设置方法,暗部的细节能否完好的保留下来。   1)最简单也许是最好的办法。把底片放在观片箱上,用放大镜认真查看底片的最亮部位(这些部位在印放 照片时体现的是黑色)是否有轻微的灰色影调。如果底片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透明或接近透明,则胶片的感光 度就要适当降低。举例来说,如果使用的是Tri-X胶片,感光度为ISO400,被摄体的暗部在底片上显得过亮, 就应把感光度置于250。这种简单的校准方法在下述的情况下是最准确的。就是说你照了一整卷胶片,并坚持 将被摄体暗部始终置于I 1/2区,也就是说,被摄体暗部始终采用比测光读数欠曝3 1/2的曝光值进行曝光。 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显影后在观片箱上仔细查看。如果胶片感光度设定正确的话,底片上的亮部应该显出轻微 但明显的灰色影调。   2)使用密度计进行校准。很少的摄影者使用过密度计。密度计是用来测量黑度的。几乎所有的图片艺术公 司和摄影扩印车间都有密度计。请他们帮忙或借他们密度计来测量几张底片。密度计测量黑度是以对数值来 表示的。这个数值是被吸收的光和通过底片的光的比值。如果所有的光都通过了底片(实际上是不可能 的),密度计给出的数值就是0。如果一半的光通过底片,密度计给出的数值是0.30。四分之一光线通过是 0.60,八分之一光线通过就是0.90。所有的底片都是由片基和基色组成,他们都要吸收一些光线。我们称片 基+基色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