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实验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高分子合成实验 3
实验一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3
实验二 苯乙烯的聚合方法综合实验 5
实验三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10
实验四 水溶性酚醛树脂制备及性能测定 11
实验五 酚醛树脂的合成 16
实验六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18
实验七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19
实验八 膨胀计法测定苯乙烯聚合反应速率 22
实验九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悬浮共聚合 27
实验十 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29
实验十一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31
实验十二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盐)的合成和分析 33
实验十三 熔融缩聚反应制备尼龙-66 35
实验十四 ε-己内酰胺缩聚制备尼龙6 38
实验十五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交换量的测定 40
实验十六 苯丙乳液的制备 44
第二章 高分子合成实验
实验一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理解。
2、了解缩醛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3、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早在1931年,人们已经研制出聚乙烯醇的纤维,但由于PVA的水溶性而无法实际应用。利用“缩醛化”减少水溶性,使PVA 有了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于生产黏合剂、涂料、化学纤维。品种主要有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其中以聚乙烯醇缩甲醛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最为重要。前者是化学纤维“维尼纶”和“107”建筑胶水的主要原料,后者可用于制造“安全玻璃”。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缩醛度在35%左右,就得到人们所称为“维尼纶”的纤维,纤维的强度是棉花的1.5∽2.0倍,吸湿性5%,接近天然纤维,故又称为“合成棉花”,如果控制强度在较低水平,由于聚乙烯醇缩甲醛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和醛基,因此有较强的黏结性能,可用作胶水,用来黏结金属、木材、玻璃、陶瓷、橡胶等。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由聚乙烯醇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醛缩合而成的。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由于几率效应,聚乙烯醇中邻近羟基成环后,中间往往会夹着一些无法成环的孤立的羟基,因此缩醛化反应不完全。为了定量表示缩醛化的程度,定义已缩合的羟基量占原始羟基量的百分数为缩醛度。
由于聚乙烯醇溶于水,而反应产物聚乙烯醇缩甲醛不溶于水,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最初的均相体系将逐渐变成非均相体系。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实验中要控制适宜的缩醛度,使体系保持均相。如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高缩醛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胶水中,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四、实验步骤
1. 安装好合成装置。
2. 250mL三口瓶中加人90mL去离子水,装上搅拌。加入10g聚乙烯醇。
3. 加热至95℃,加温直至聚乙烯醇全部溶解。
4. 降温至80℃,加入4mL甲醛溶液,搅拌15min。滴加0.25 mol·L-1稀盐酸,控制反应体系pH为1∽3。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1.5mL8%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冷却,出料,得无色透明黏稠液体,即为一种化学胶水。
5.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
五、结果与讨论
1. 由于缩醛化反应的程度较低,胶水中尚有未反应的甲醛,产物往往有甲醛的刺激性气味。反应结束后胶水的pH值调至弱碱性有以下作用:可防止分子链间氢键含量过大,体系黏度过大;体系黏度过高;缩醛基团在碱性环境下较稳定。
2. 为什么缩醛度增加,水溶性会下降?
3. 为什么以较稀的聚乙烯醇溶液进行缩醛化?
4. 聚乙烯醇缩醛化反应中,为什么不生成分子间交联的缩醛键?
5. 聚乙烯醇缩甲醛黏合剂在冬季极易凝胶,怎样使其在低温时同样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黏合性?
实验二 苯乙烯的聚合方法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基本原理。
2、掌握悬浮聚合的实施方法,了解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3、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4、了解苯乙烯本体聚合的实验方法。
5、了解苯乙烯溶液聚合的实验方法。
6、掌握苯乙烯乳液聚合的实验方法。
7、通过本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 悬浮聚合:
苯乙烯在水和分散剂作用下分散成液滴状,在油溶性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其反应历程如下:
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高聚物的重要方法,由于水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而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颗粒状,故又称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可直接加工成型。
苯乙烯是一种比较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