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人教版必修1)讲解.ppt

发布:2016-04-30约2.87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 “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 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 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 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 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 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996—9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265美元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概念,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以及这种发展过程的结果。现代化是以创新为动力,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为标志,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进步和提升的过程。对于致力于摆脱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则是适应世界环境变化,追赶先进工业国家的发展过程,其实质是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___世纪末。 (2)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_________大大增强。 20 生活质量 经济实力 衣 五彩缤纷 食 富营养化 住 大大改善 ???????????????????????????????????????????????????????????????????????????????????????????????????????????? 行 大大便利 54,742 日本 3 中国 美国 国家 ?60,695 2 146,241 1 GDP(亿美金)  名次 超过?4382美元(居93位) 2010 不足800美元 199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年份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3)特点(不足): ________的、 _______的、发展很________的小康。 低水平 不全面 不平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的目标 (1)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2)特点:① _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__________明显改善、 __________良好。 工业化 综合国力 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_____权利、具有更高_____素质和_____追求。 ④各方面_____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_____而又安定团结。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民主 文明 精神 制度 活力 亲和力 全面小康≠同时同步小康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目标? ①理论依据: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②现实依据:我国现在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③本世纪头二十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④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增强综合国力,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总之,它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联 系 社会 发展 状态 生活 质量 标准 高低 区 别 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比较 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美元 属于中下收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