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膝关节非创伤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郑婉静
膝关节内病变
(一)半月板病变:
1、半月板退变-损伤
2、盘状半月板
3、半月板囊肿
(二)髌骨软骨软化症
(三)滑膜皱襞综合征
(四)膝关节滑膜病变
(五)其他病变
(一)半月板病变
半月板解剖:
• 半月板是位于胫骨与股骨内外髁之间的纤
维软骨板,有内外侧之分,切面呈三角形。
• 其外1 /3 (关节囊缘)有来自关节囊的血液
供应和神经支配,内2 /3 无血供,其营养主
要来自关节滑液,亦无神经支配。
• 内侧半月板为
一环形软骨,后角
比前角宽,前角纤
维附着于前交叉韧
带前、胫骨两髁之
间。有些纤维伸过
关节前方,与外侧
半月板前角相连接,
形成膝横韧带。
• 外侧半月板为
一2 /3环形软骨(其
“C”形开口较内侧
半月板小),其前
角、体部、后角的
宽度相近,且比内
侧半月板为宽。
(1)半月板退变和损伤分级
• 0级
为正常半月板,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
且形态规则
• I级
病理上表现为灶性的半月板粘液样变性,
是由于半月板纤维软骨基质内粘多糖产物
增加所致。
MR :T2WI 表现为半月板内点片状或类
圆形高信号,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缘。
诊断要点:
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
触的灶性椭圆形或球状
的信号增高影
• II级:
病理上粘液样变的范围比I级损伤要广
MRI :T2WI表现为水平或斜形条状高信
号,未达到半月板关节缘,可达到关节囊
缘。
诊断要点:
水平的、线性的半月板内
信号增高,可延伸至半月
板的关节囊缘,但未达到
半月板的关节面缘
• III级
MRI :T2WI表现为半月板内的高信号达
关节面缘。半月板撕裂表现比较复杂,形
态多样。
诊断要点:
半月板内高信号到达一个或两个关节面,
可以呈线性或不规则形信号增高。
半月板内高信号改变的诊断
• I级、II级信号不诊断为半月板的撕裂。
• 半月板内的III级信号改变:
如果是年轻患者并且有明确外伤史、专
科体征阳性诊断为半月板撕裂;
如果是无症状和明确外伤史的患者,诊
断为退变建议随访;
如果是年龄大的患者,首先诊断为退变,
除非临床症状典型,可考虑为退变基础上的撕
裂。
(2)盘状半月板
•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其形态呈一个
宽的盘状。
• 发病机制:两大学派
先天性:胚胎早期半月板均为盘状
后天性:增生肥厚的结果
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特点
• 盘状半月板不利于膝关节负荷的传导
• 外侧盘状半月板发生率为1.4%-15.5%,
内侧仅为0.3%
• 症状多在青少年阶段出现
• 临床表现:
弹响、伸屈受限,合并撕裂时可有疼
痛、腿无力及关节交锁。
盘状半月板分型
Watanabe分类法 (关节镜下分型):
1、完全型:半月板呈一圆盘形
2 、不完全型:呈不同程度增宽
3 、Wrisberg韧带型:半月板和后关节囊完全不连续
MR分型:
凹面镜型 后角肥大型 前角肥大型 平板型 不完全型
凹面镜型:表现边缘厚中心薄的双凹盘状
最多见
诊断:以5mm层厚扫描,有3层或3层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
蝶结样改变。
后角肥大型:表现为矢状面半月板呈尖端向前的楔形,无半月板前角
最容易诊断
诊断:矢状位示半月板后角增厚显著,形成尖端朝前的楔形
前角肥厚型:表现在矢状面上半月板的尖端向后的楔形,无半月板后角。
最为少见
平板型:表现为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半月板前、
中、后部厚度的高度相近,高度差小于2mm
不完全型:
表现为矢状面上半月板连续三层的蝶形改变,
冠状面上半月板中部的宽度大于正常的15mm
盘状半月板内常出现II级、I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