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届国际功能涂层涂装开发及应用高峰论坛征文及邀请函.doc

发布:2017-02-11约2.3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届国际功能涂层开发及应用高峰论坛征文及邀请函 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及国际钣喷工业协会自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及团体会员单位。协会成立以来,已于2008年、2009年成功的举办了两届“国际功能涂层开发与应用”高峰论坛,先后出版了论文集二册(2008年论文集30多万字,2009年论文集50多万字),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09年6月17日日本涂料报知新闻社对第二届高峰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专程来电购买二届高峰论坛论文集予以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表面工程行业和功能性涂层的开发力度,尽快地缩小中国与国际间在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差距,极大地提高中国涂层涂装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及该会中国华北分会研究决定将于2010年4月28—2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召开“第三届国际功能涂层涂装开发与应用高峰论坛”并同时出版第三届高峰论坛的论文集。 一、高峰论坛组委会主要成员 高峰论坛顾问: 周克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专家) 组织委员会主席: 方震教授(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金嘉佑博士(香港浩金(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彭小龙先生(珠海市龙神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秘书长) 刘金忠(河北省防腐保温行业协会会长,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华北分会负责人) 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马喜顺(金鱼涂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赵思韬(华北分会秘书长) 委员: 刘再康(石家庄金达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北村君宜(日)、谢志敏(注册防腐工程师)、刘宝玺(沈阳表面工程协会名誉理事长)、龙中俊(重庆涂协秘书长)、桑保华(江苏表协秘书长)、王婕、刘静艳、王娜、侯玉红、郝俊艳 学术委员会主席: 方震教授(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林安教授(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王汉功教授(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委员: oki(美·普雷利维农业与工程大学主任、教授)、高地(美·匹兹堡大学)、李宁教授(哈工大)、陈智栋教授(江苏工学院)、朱晓云教授(昆明理工)、蔡晓兰教授(昆明理工)、李少香副院长(青岛科技大学)、沈岳(挪威船机社专家)、汪国庆博士(暄扬科技总经理)、何德泉教授(广州机电所)、李占一高工(本会专家)、邝演涤高工(原中表协涂委会副理事长) 二、第三届国际功能涂层涂装开发及应用高峰论坛的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中国华北分会(筹)、河北省防腐保温行业协会 荣誉主办单位: 荣誉协办单位: 论坛赞助单位: 支持单位:慧聪表面处理网、江苏省表面工程技术协会、宁波市涂料与涂装行业协会、西安涂料涂装协会、西安纳米科技学会、郑州市涂装协会、“上海涂料”编辑部、涂层与电镀杂志社、河北化工杂志社、防腐与绝热编辑部、涂饰商情 三、会议主题 节资:节能、降耗、减排 重点:功能性涂层、重防腐(石化、交通) 四、征文范围 1、功能涂层技术及其加工品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的安全、节能、环保问题; 2、功能涂层技术在各种行业的实践与应用; 3、功能涂层开发、设计、合成、生产新技术; 4、功能涂层技术及其深加工品的检测、生产设备; 5、重防腐涂料在桥梁、石化、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6、国际前瞻性科研技术阐述; 7、功能涂层技术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发展态势与应用前景。 五、参会人员及论文投稿范围 1、国际涂层涂装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代表; 2、从事涂层涂装技术及设备生产、研发、应用、教育、经营、服务的企业、高校、科研及相关单位的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科研与管理人员等。 六、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题目作者自选自定; 2、每篇论文字数以3000—5000为宜; 3、以电子文档格式发至hbffbw@163.comhbffbw@163.com 联系人:方震、赵思韬、郝女士、刘女士 八、会务费收费标准 1、非会员单位会务费是1200元/人;会员单位会务费是1000元/人;新入会员单位是800元/人(含资料费、会场租赁费、餐费、纪念品、旅游),不参加旅游者免收200元旅游费用。 资料包括:第三届国际功能涂层开发及应用论文集,中国(石家庄)国际防腐保温博览会大会会刊、第三届国际功能涂层开发与应用高端论坛通讯录。 2、会议期间为方便参会人员相互拜访、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参会人员也可自行安排住宿。 九、已收到的论文 1、无机抗菌涂料 2、高密度重防腐涂料 3、防腐涂料的发展方向及态势 4、辐射固化涂料的发展趋势—紫外光固化涂料 5、涂料涂装业应尽快实施HSE管理体系 6、GHS制度POPs公约RECAH法规及2008年欧盟化学新法规的产生意味着什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