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作情况的汇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近期工作情况的汇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2010年5月4日)
近期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双百”行动。现将主要工作和下一阶段计划汇报如下:
近期工作情况
筹划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
为改善我院科研设施与基地的整体布局和形象,我院筹划与福州市进行市院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申请在闽侯南通镇共建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面积3000亩,目前已得到福州市有关领导的初步首肯。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将按照园林式建设,初步规划8个功能区:种质资源保护区、高优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展示区、闽台农业合作区、城郊休闲观光区、科普教育宣传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区、新产品新技术孵化区等,力求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作为农业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二是建成高水平的对台对外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三是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的集聚地。经过反复沟通、汇报,争取福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园区建设问题已有一定眉目,苏增添副省长已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去现场进行了调研,并初步给予肯定。
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
与省委组织部、省农办共同主办,我院具体承办的“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首期培训已于3月1日开班,4月10日开展了第二期培训,5月10日将开展第三期培训。同时,与各地农办结合,针对区域农业产业特色,在,,,,,等举办了培训 次。全年根据应时的农事活动,计划全年安排省级培训12期,地市培训18期,专业培训20期,培训30万人次以上。
启动了2010年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
去年我院开展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收到较好成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科技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也拓展了科技创新的思路和途径,企业政府、农民、企业等都给予较高评价。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2月25日,我院启动了2010年科技下乡“双百”行动,继续派出百名高级科研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深化企业技术研发,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突出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突出服务农业企业的深度拓展,把农科院的实验室向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延伸。今年将我院的科学研究延伸到各农业行业前10名的龙头企业,与企业一道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农科院企业工作站,完善科技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着手开展院树兜南区建设工作
由于福州市地铁须在我院树兜南区地下建设中心站,树兜南区科研办公大楼及沿街房屋要么拆迁,要么很可能成为危房,鉴于此,院班子反复思考后,认为应积极筹划,变被动为主动,变“危”为“机”,决定在树兜南区筹划建设“海西国家农业创新中心”,争取有关部门立项支持。这项工作得到了福州市分管领导、有关部门的支持,目前正抓紧时间,努力完成市规划局的前期审批、与地铁公司的协议、给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报告等前期手续。
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各单位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共申报国家基金项目29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任务书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任务书2项、省科技厅对口帮扶科技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与中国农科院洽谈了组建“国家海峡西岸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组织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农业检测检验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各单位与地市农科所共同做好院台湾农作物品种引种中心区域引种圃的申报工作。推荐4个院科技示范基地申报省“五新”基地评选。组织“枇杷系列品种选育与区域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双孢蘑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As2796的选育及推广”等2项成果申报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枇杷系列品种选育与区域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等7项成果通过鉴定。组织编写的“轻发酵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等4个地方标准申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
利用福云六号,研制“坦阳金针”高档红茶、白茶获得成功,,,,,,提高附加值。
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抓紧跟踪落实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下阶段,将继续抓紧跟踪,加强与福州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尽快落实。同时,考虑到在南通征地的工作难度,也考虑在其他地域选址或在我院埔垱现址建设科技园区的可行方案。
(二)加快“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院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抓紧落实“海西国家农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抓紧与中国农科院签定共建“海西国家农业创新中心”的协议,并注意与树兜南区建设相互协调,相互推进,争取今年内“创新中心”的建设有较大进展。
(四)继续深入推进“双百”行动。组织和引导科技人员通过展示作物优良品种、示范良好规范、合作攻关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供技术培训等,进一步提升科企合作层次和水平。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