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7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doc

发布:2016-09-23约1.31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年度广东工业大学 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 荐 单 位 材料与能源学院 课 程 名 称 材料科学基础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金属材料工程 课 程 负 责 人 揭晓华 申 报 日 期 2007年6月8日 广东工业大学教务处 制 二○○七年五月 填 写 要 求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揭晓华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9.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020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副院长 传 真 020 所在院系 材料与能源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系 E-mail jiexh @ 通信地址(邮编) 广州大学城,材料与能源学院(510006) 研究方向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与强化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四、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二、以第一署名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揭晓华等,稀土对SiC粉体机械合金化形成的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1) 揭晓华,董小虹,H13钢碳氮硼氧硫五元共渗层的性能,《金属热处理》2002(7)21(EI收录) 揭晓华等,电沉积非晶态Cr镀层的组织与性能,《金属热处理》2004(8)43(EI收录) 揭晓华,潘振鹏等,工艺参数对Ni包WC爆炸喷涂涂层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材料工程》2003(11)7(EI收录)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新材料研究及材料表面工程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数 材料科学基础 专业基础 4 4 400 专业导论 专业课 2 2 20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专业课 4 4 200 专业英语 专业基础 2 3 200 毕业论文 专业课 5 30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1)真空电弧沉积氮化物基非晶CNx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研究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主持),5万 2002-09到2005-09,编号:020075 (2)纳米复合结构超硬薄膜制备与增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要负责人),29万,2003~2005; 编号(3)等离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