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要求 4.5 修建性详细规划 4.5.2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图纸。 * * *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1 城市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2 城市规划的特点 3 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和阶段 4 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内容与要求 1.任务与原则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这种对未来空间发展的安排意图,在更大的范围内,可以扩大到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而在更小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延伸到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设计。 因此,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在行政级别意义上的城市,也包括在行政管理设置、在市级以上的地区、区域,也包括够不上城市行政设置的镇、乡和村等人居空间环境,因此,有些国家采用城乡规划的名称。所有这些对未来空间发展不同层面上的规划统称为 “空间规划体系”。 1.1 城市规划的任务 ■ 城市规划根本社会作用(意义) : (1) 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2) 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济活动 的前提和基础; (3) 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 城市规划的任务: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1.任务与原则 1.2 城市规划的原则 (1)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2)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3)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的和谐。 1.任务与原则 2. 城市规划的特点 城市规划的特点: (1)综合性 (2)法制性、政策性 (3)地方性 (4)长期性、经常性 (5)实践性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与阶段 3.2 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3.2.1 背景 规划 发展规划 空间规划 (计划部门):如国民经济计划,各专业规划等,是以解决数量上的目标与比例为主体,基本不考虑空间问题。 (土地、规划、交通、环境等部门):研究各种大小空间的合理安排。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与阶段 3.2.1 背景 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源自苏联,将编制过程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两个阶段。 ·1956年7月,国家建委正式颁布《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1980年12月,国家建委颁布《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1990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1年9月建设部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与阶段 3.2.2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根据: 2006年4月1日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8年1月1日颁布的《城乡规划法》 我国的城市规划包括发展战略与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 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与阶段 3.2.2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两个阶段,五个层次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与阶段 3.2.3 这一规划编制体系的特点 1、完善了规划的体系和层次 使规划上有依据,中有衔接,下有对应,从整体上看,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大大提高了规划科学性。 我国“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等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管理。 2、完善了规划深化的手段 一是通过增加规划衔接层次深化总体规划; 二通过量化手段使规划控制内容变成更容易实施的指标量值,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指标体系”; 三是通过深化专项规划,深化规划内容,如城镇体系规划。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与阶段 3.2.3 这一规划编制体系的特点 3、完善了法制的手段,以保障规划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