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doc
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处置机制
为提高我社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快速、灵敏、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跟踪、通报督办、反馈等方式,使应急工作机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建立健全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与组织体系。
一、组织保障
(一)应急领导小组
(1)成立汇福园社区居委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我社区的协调指挥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应急小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上级应急委的要求,组织指挥社区居委会辖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承担上级应急领导机构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
(二)应急值班室
社区居委会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设应急办公室,应急电话为:*****、***,并向群众公布应急电话和移动电话号码。应急行动时,应急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上通下达,通信联络畅通。
主要职责是: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收和办理向办事处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完成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充分动员和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区居委会在街道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本社区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一些本辖区比较频繁发生的事件作为应急预案的处置内容,或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对社区书记、主任及志愿者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
五、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处置
(一)先期处置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得到核实后,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指挥当地应急队伍和相关部门进行先期处置;按照本预案或有关文件的规定,确定或预测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和可能达到的级别;向上级应急办或“110”报送信息,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
先期到达的单位和人员在社区居委会应急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以生命救助为首要目标,实施救援行动和紧急疏散;划定警戒区域,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件扩大;排除明显险情,确保处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1、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先救伤员,后救物资,避免人员等多伤亡。
2、量力而行:在现场应急资源不足或高危险状态下,应同时注意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待上级专业救援队伍现场增援。
3、重点救援对象:对孤、老、病、残要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优先安置。
4、疏散转移现场人员: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或紧急避难所。
5、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
(二)事中处置
在上级应急委或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社区居委会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实际等情况,设定现场工作小组,现场工作小组从社区居委会各部门及非专业应急队伍按照职能分工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工作。工作小组组成及主要任务如下:
1、综合协调。对现场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传递和上报,协助现场指挥部指挥长现场协调。
2、抢险求援。营救、搜救、疏散人员;封闭、消除危害源,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做好群众的社会稳定工作等。
3、后勤保障。组织、调集、运输、借用应急物资、设备、食品、药品、房屋、场地等;保障落实应急经费,为应急人员提供食、宿等生活保障。
4、善后工作。清理、监测现场;调拨、发放应急款物;理赔、救助捐赠等。
(三)后期处置
1、扩大应急
对按规定由社区负责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果事态进一步扩大,预计凭社区现有应急资源难以实施有效处置,或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升级,超出社区自身控制能力和处置权限,经请示突发公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