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一种文体格式。可分为:自传、外传、别传。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资料衔接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制兴盛,士族豪门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庶族、寒门身份低微,无权无势。 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迫,所以借酒浇愁,在醉意中获得心灵的平静。 * * * * * * * * * *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在江西九江)人。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 渊 明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它开创了我国自传文学体例。 听录音,划分朗读节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朗读视频:五柳先生传[高清].qsv Next 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瓢 屡 娄 欤 shāng S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chóu piáo lǚ lóu yú 检 查 预 习 会意: 辄: 萧然: 晏如: 戚戚: 汲汲: 俦: 觞: Next 领会书中的意思 就,于是 空荡,空寂 高兴的样子 忧愁的样子 形容心情急切样子(汲:取水于井) 同类,辈 酒杯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 格生活和志趣?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 格生活和志趣? 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 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的结构(传文+赞语) 2五柳先生得名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五柳先生 性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生活: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志趣 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 饮酒: 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讨论: 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五柳先生传 赞语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照应:“不慕荣利” 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读“ ”,我们看到一个 的五柳先生。 (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我们看到一个具有隐者心境的五柳先生。 (3)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 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4)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5)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 率真放达 的五柳先生。 (6)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本文在写作上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