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全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廊柱顶端殉道者栩栩如生的塑像,都是出自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之手 罗马纳沃那广场 波洛米尼 ( Francesco Borromini ) 纳沃那广场呈细长形状,原址曾是建于公元一世纪的竞技场,古罗马皇帝在这里进行战车竞技。中世纪时,罗马教皇经常将广场放满水用来泛舟,现在还有许多宗教节日仍在这里举行。广场中建有3座喷水池,居中是著名的“四河喷泉”。 波波洛广场 罗马的西班牙大台阶广场 西班牙大台阶广场-破船喷泉 巴洛克的府邸和花园 府邸: 空间流转贯通、层次深远、楼梯装饰空间 花园: 多层台阶、轴线对称、几何构图 设柱廊、雕塑、喷泉、水池、瀑布等 巴 洛 克 府 邸 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 巴洛克府邸的室外台阶 巴洛克府邸的门厅 意大利台地园 府邸与别墅 主要成就 大胆创新的精神,对新的建筑造型手法的探求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变化、动感、曲线、空间渗透、艺术综合表现为主要特征。 思考题:(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教堂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和雕塑有何特点? 巴洛克教堂的代表作为哪几座? 钢笔建筑画-画出圣卡罗教堂的透视图。 巴洛克风格的广场有哪些特征?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是为哪种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和巴洛克风格的府邸有何区别? 巴洛克风格的府邸、花园有哪些特色? 第八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 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代表作—佛罗伦萨主教堂 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 代表作—育婴院、坦比哀多、圣马可广场、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圣彼德大教堂 17世纪—巴洛克时期: 代表作—耶稣会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这个时期的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和后来古典主义的“常规”,所以被称为“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 Baroque,原意是畸形的珍珠,是法国古典主义理论家对这个时期的建筑的轻蔑的称呼。 8.8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 相当于中国清(金)王朝的早、中时期: 清王朝——1636年—1911年 社会背景: 16世纪 —— 封建宗教势力反扑和镇压后,文艺复兴运 动的基础削弱,人文主义及及可危。 17世纪 —— 教皇推行反改革运动,教廷人财物兴旺, 巴洛克艺术和建筑应运而生。 主要特色: 第一,炫耀财富 第二,追求新奇 第三,趋向自然 第四,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 力,然而又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氛围。 历史分期 (1) 16世纪末-17世纪初:前期巴洛克,以罗马耶稣会教堂为蓝本,确定巴洛克趋向。 (2)17世纪30年代-17世纪末:后期巴洛克,更加复杂,类型增多。大量建造小型的社区小教堂。教堂成为纪念物和装饰品,采用集中式平面。 地域范围 发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播到天主教国家,如西班牙、奥地利、和德意志南部,影响整个欧洲。 社会背景: 宗教与现实有了密切联系 在中小型为主的教堂中投入了感情因素 建筑和艺术处理多样化,追求自由表现 三大特征: 炫耀财富、装饰豪华、色彩艳丽 追求新奇、运用曲线、寻求动感、装饰自由 作为小品建筑在设计中独具匠心 壁画和雕塑: 延伸扩大空间、色彩对比明亮、构图拥挤、 动态剧烈、突破建筑面体界限、石雕模仿实物质感 代表作品: 维尼奥拉设计的耶稣会教堂、波洛米尼设计的圣卡罗教堂 巴洛克教堂的兴建 教堂中形式新异的表现: 第一,节奏不规律的跳跃 第二,突出垂直划分,断折水平构件 第三,追求强烈的体积和光影变化 第四,有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式 第五,制造建筑的动态,不稳定,空间流动。 罗马的耶稣会教堂 ——维尼奥拉 罗马耶稣会教堂是早期巴克建筑的代表。 平面:矩形的巴西利卡式 侧廊改为间小礼拜室 立面构图创新: 成对的壁柱 巨大的涡卷 套叠的山花 凹凸的额枋 徽章形装饰 盲窗雕塑 罗马的耶稣会教堂 圣苏珊娜教堂 圣苏珊娜教堂室内 四泉圣卡罗教堂(1638-1641年) 面积不大,但是建筑的动态效果形态塑造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具有极强的视觉的效果,成为巴洛克时期教堂建筑的巅峰之作。 罗马的四泉圣卡罗教堂 ———波洛米尼 在上下两层
显示全部